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化学发光消耗型锰传感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学和生物发光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光辐射,不需要任何光源。又由于它们具有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和相对比较便宜的仪器等优点,因而在化学和生物传感器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已用于H_2O_2、乳酸和胆固醇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但未见有金属离子传感器的报道。本文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全固态模式的消耗型锰离子化学发光传感器。该传感器将除待测物外的所有化学发光反应试剂全部固定在阴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 A-27上,于化学发光反应之前,将一定量化学发光试剂从固定化试剂柱上洗脱,与样品中的锰离子产生化学发光。已成功地应用于水样中痕量锰离子的测定。每个固定化试剂柱可连续使用100次以上。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化学发光传感器由流动系统和检测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流动系统主要由蠕动泵、六通阀、固定化试剂柱和流通池组成。检测系统由光电信增管、负高压、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图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氯酸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锰渣中锰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磷酸分解试样,通过控制试样质量和磷酸用量的比例,优化确定了最佳溶样温度和溶样时间,探讨了放置冷却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共存离子的干扰。建立了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锰渣中的锰含量的方法,方法用于对锰渣标准物质和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1%~0.35%,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锰渣中锰含量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镍钴锰氢氧化物中硫酸根含量的方法。试样以盐酸溶解,挥发除去过量盐酸,经阳离子树脂柱去除金属离子,离子色谱法测定其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检出限低,样品测定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为97%~103%。  相似文献   

4.
半胱胺修饰的CdS纳米粒子荧光猝灭法测定锰离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制备了半胱胺修饰的CdS纳米溶胶,并用原子力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以修饰的纳米粒子为荧光探针,建立了荧光猝灭定量检测锰离子的新方法. 考察了不同缓冲体系、缓冲液浓度及缓冲液pH值、反应时间、纳米粒子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锰离子的线性区间为0.053 40~77.62 mg/L,检出限为0.016 78 mg/L. 方法经济、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比较低、检测范围宽.  相似文献   

5.
俞英  洪朝辉 《分析化学》1994,22(6):543-547
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变色酸在碱性介质中分解,Mn(Ⅱ)该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基于此建立了痕量锰的测定方法;研究了测定痕量锰的最佳条件及线性范围、检测下限等。方法用于铝合金样品及污染硅片中痕量锰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此外详细探讨了反应机理及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Mn(Ⅶ)氧化I~-产生I_3~-,I_3~-与孔雀绿阳离子发生离子缔合反应,缔合物可被苯萃取,发展了一种间接萃取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锰的新方法,方法的灵敏度高,摩尔吸光系数达2.51×10~5,是目前光度法测定锰最灵敏的方法之一,且重现性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用于水样中微量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提出催化-导数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并将此原理用于锰(Ⅱ)在碱性介质(pH值9.8)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钙红(CR)褪色的反应,成功地测定了石蜡中的痕量锰。本还详细地考虑了萃取分离干扰离子的条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4×10^7L.mol^-1.cm^-1,最低检测限为2.5ng/25mL,该法的灵敏度为一般催化法对应反应体系的5.9倍。  相似文献   

8.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能与锰(Ⅱ)离子形成配合比为2:1的配合物,可用于光度法测定锰,但其电化学行为及其分析应用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Mn(Ⅱ)-PAR配合物的极谱行为,发现此配合物在碱性介质(pH=12.5)中,在滴汞电极上于—0.94 V(vs SCE,下同)产生一良好的灵敏吸附还原波,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锰的极谱吸附波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乳化剂OP—3,5—diCl—DMPAP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3.5-diCI-DMPAP)与 Mn(Ⅲ)的显色反应.在pH 8.5~10.5的 NH_3-NH_4Cl缓冲溶液中.Mn(Ⅲ)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络合比为1: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75)=1.11×10~5.锰浓度在0~0.52mg·L~(-1)内遵守比耳定律.在邻二氯菲存在下,可直接测定合金钢和镁合金中微量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增敏剂和丙氨酸活化剂存在下,锰(Ⅱ)对过氧化氢氧化茜素红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锰(Ⅱ)的新方法。讨论了pH值和共存离子对痕量锰(Ⅱ)测定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本法测定痕量锰(Ⅱ)的线性范围为10~360μg/L,检出限为2.01×10-8g/L。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锰(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锰-过氧化氢-吡哆醛异烟酰腙动力学荧光分析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新荧光试剂吡哆醛烟酰腙。详细研究了锰-H_2O_2-吡哆醛异烟酰腙动力学荧光新体系,发现催化氧化产物的荧光激发波长为350nm,发射波长为440nm,反应在pH9.5介质中进行。在固定时间下,锰量在0~50ng/m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锰量成正比,方法检出下限为0.05ng/ml,试验了34种离子存在下的影响,绝大部分离子允许量在250倍以上,说明该法有良好的选择性。方法直接应用于水样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在pH 3.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锰(Ⅱ)对溴酸钾氧化溴酚蓝褪色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锰(Ⅱ)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2.8μg/mL,检出限为1.13×10-11g/mL,用于茶叶中锰(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含偕胺肟基纤维对锰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包括时间、温度、pH、搅拌方式等条件下偕胺肟基螯纤维对MnO4- 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偕胺肟纤维对锰的还原速度很快,在40℃下反应30 min已达到饱和吸附,在pH=4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达 43.5 mg (锰) /g (纤维)。  相似文献   

14.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摄入过量的锰也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所以开发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操作简便的检测锰离子的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采用水杨醛和3,3′-二氨基联苯胺合成双极四齿主体配体Bis-salophen,再用3,3′-二氨基联苯胺作为客体配体,通过自组装,利用共振光散射(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RLS)技术实现对Mn~(2+)的检测。利用软件Visual Minteq模拟不同酸度下的锰离子形态,实验研究表明,在缓冲溶液为Tris-HCl、酸度为pH 7.5、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15 min的优化条件下,RLS强度与Mn~(2+)浓度在0.4~6.0 nmol/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_(RLS)=270.64 c(nmol/mL)+1 530.21,相关系数(r)为0.999 4,检出限为0.13 nmol/mL,并已成功应用于湘江水样和生活用水中锰离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锰氧化物/石英砂(MOCS)对铜和铅离子的动态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锰氧化物/石英砂(MOCS)对铜和铅离子的动态吸附;锰氧化物/石英砂(MOCS);铜离子;铅离子;动态吸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双水杨醛乙二胺[BBG]为中性载体,制备了一种对锰离子(Mn2 )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其选择性次序为:Mn2 >>Rb >Al3 >Ca2 >Bi3 >Cu2 >Co2 >Fe3 >Cd2 >Ba2 >Ce3 >Cr3 >La3 >Na .该电极在pH 3.0的NaOH-HNO3溶液体系中具有最佳的电位响应,在1.0×10-1mol/L~ 1.0×10-5 mol/L Mn2 浓度范围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32.0 mV/p Mn2 (25 ℃),检测下限为8.0×10-6 mol/L.采用交流阻抗和紫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配合物本身的结构对电极电位响应行为的作用机理.将该电极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中性锰卟啉分子中引入季铵阳离子和PF6-阴离子,制备了离子型锰卟啉化合物[MnTTMAPP][PF6]5,将其与[bmim]BF4及[bzmim]BF4混合构成锰卟啉功能化的多元离子液体复合体系(MnPy-MIL).实验发现,该体系可以高活性高选择性地催化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环氧化反应.与传统中性锰卟啉催化体系相比,离子型锰卟啉的抗氧化降解能力提高,卟啉自身聚合受到抑制,催化反应无需有机溶剂和轴向配体的参与,同时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少量水的存在可以提高MnPy-MIL体系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对二元荧光配合物作为动力学反应指示剂的可行性进行了考察,以8-羟基喹啉-5-磺酸铝高碘酸钠为指示反应,建立起流动注射光导纤维光谱技术测定痕量锰(Ⅱ)的动力学荧光分析新体系,此法线性范围为5-200ng/mL,检出了为1ng/mL锰(Ⅱ)进行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分析速度为45样次/h。  相似文献   

19.
范学森  张永敏 《有机化学》2001,21(8):564-572
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有机锰化合物及单质锰直接参与的有机反应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低品位菱锰矿浸出锰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品位菱锰矿浸出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还原剂(绿矾、煤粉及双氧水)、硫酸、液固比、pH值、浸出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锰浸出率存在重要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试验,得出最优工艺条件:当矿酸比为1∶ 0.324、温度为90℃、液固比为6:1、pH值为4.50、浸出时间为5h时,锰的实际浸出率可达80%以上.该工艺具有能源消耗低,生产成本低,锰的回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