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纸色谱分离氨基酸实验在生物、医学等本科专业中的教学重要性,对实验教材上未能细化讲解的部分作了详尽的补充,其中包括纸色谱固定相的来源、滤纸的毛细作用、流动相中水及酸(碱)的作用等,以期加深学生对纸色谱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国产硅胶纸对酸性磷(膦)酸酯的色谱行为作了研究,并讨论了这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硅胶纸色谱比移值(R_1)的关系。对纸的硅胶含量影响也作了探讨。本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色斑紧密规则、以及分离性能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将污染猪油中的有机锡化合物进行丙基化衍生后,利用气相色谱- 火焰光度法(GC-FPD)及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它们作了全面的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猪油样品中均含有二甲基锡,多数样品中还含有三甲基锡和一甲基锡。  相似文献   

4.
小檗碱(Berberine)属季铵型异喹啉类生物碱。系黄连、黄柏、三颗针等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近年来发现小檗碱具有抗心律失常和正性肌力等心血管药理作用。生物样品中小檗碱的测定方法有纸色谱法,纸色谱-分光光度法,同位素标记法,气相色谱-质谱法。DL-樟脑-10-磺酸(CSA)是一种手性离子对试剂,曾用于生物胺的测定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我们用CSA作离子对试剂,建立了血浆中小檗碱的反相离子对色谱测定方法,并对GSA的色谱行为及方法的优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无机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无机色谱分析在1986—1988年期间的进展作了较全面的评述。内容包括概述、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离子交换、萃取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及气相色谱等方面。引用文献444篇。  相似文献   

6.
金剑  杨雪苹  程景  任鹏 《大学化学》2023,(1):220-226
本实验用吡咯烷和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天然香料(+/-)-香茅醛与甲醛的Aldol缩合反应并脱水合成(+/-)-2-亚甲基香茅醛。基于小分子催化的氢键诱导效应,我们选用二氯甲烷、四氢呋喃、无水乙醇三种溶剂进行平行反应,用薄层色谱法监控平行反应的转化速度,筛选相对最佳反应溶剂。同时,我们用共振离域理论解释原料和产物在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薄层色谱比移值、液相色谱保留时间的差异。本实验弥补了有机化学实验在反应条件优化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离子液体作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添加剂测定水杨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以离子液体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添加剂测定水杨酸的方法.实验以ZORBAX ODS反相色谱柱为分离柱,采用紫外检测方法,研究了检测波长、离子液体烷基链长度、离子液体溶液的浓度以及pH值等对分离和测定的影响.优化的色谱条件为:以体积比60:40的甲醇-3.0 mmol/L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溶液(乙酸...  相似文献   

8.
利用在线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LC-GC-MS)检测再生纸和原纸中的矿物油成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再生纸和原纸的差异性并进行鉴别。利用正己烷-乙醇(1∶1)溶液提取纸样中矿物油成分,通过在线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提取物,并对色谱图进行解卷积和保留时间对齐处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筛选再生纸和原纸的差异性物质,并对两种纸样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基于纸张中矿物油成分,使用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清楚地区分再生纸和原纸。再生纸与原纸中的差异性物质有:芳香烃矿物油(MOAH)馏分中的二异丙基萘同分异构体、四甲基联苯同分异构体、二甲基联苯同分异构体、异丙基联苯同分异构体,饱和烃矿物油(MOSH)馏分中碳原子数为25~33的正构烷烃。  相似文献   

9.
常银霞  周玲玲  袁黎明 《色谱》2007,25(2):203-206
合成了纤维素-2,3,6-三苯基氨基甲酸酯、纤维素-2,3-二苯基氨基甲酸酯、纤维素-2,3,6-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和纤维素-2,3-二(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4种纤维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用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为9∶1)混合液作流动相,对9种手性化合物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拆分。实验结果表明:对所测的9个样品,纤维素-2,3-二苯基氨基甲酸酯的手性选择性大大好于纤维素-2,3,6-三苯基氨基甲酸酯;而纤维素-2,3-二(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与纤维素-2,3,6-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的分离因子针对不同的对映体各有优点,但前者通常具有更小的保留因子,可以缩短一定的分析时间。  相似文献   

10.
胆酸酯及其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Cl为催化剂,合成了脂肪族二元醇单胆酸酯(2~5)。运用甲基丙烯酰氯和甲基丙烯酸酐作酰化试剂,三乙胺作缚酸剂,4-(二甲氨基)吡啶作催化剂,合成了分子中含有不同数量甲基丙酰基的胆酸衍生物(6~9)。实验结果表明,当用甲基丙烯酰氯作酰化剂时,2~5分子中羟基的反应活性顺序是:CH2-OH>3-OH>12-OH>7-OH。  相似文献   

11.
薄层色谱用于分离痕量金属比纸色谱所需的展开时间更短,尤其是圆形薄层色谱,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对设备要求低的优点。本实验通过对用圆形薄层色谱法分离铜、镍的实验条件的试验(薄层板活化时间、活化湿度展,开剂组成等),从而确定实验步骤,以获得最佳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甲基苯甲酸(甲酯)异构体为例,用五种芳羧酸双酯液晶作气液色谱固定液在填充柱上进行了分离,讨论了液晶分子结构对分离效能的影响;并考核了在液晶毛细管色谱柱上的分离效能和柱温,载气流速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苯乙烯与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硅氢化反应体系中各组分含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在GC-14B气相色谱仪(HP-5毛细管柱、FID检测器)上,以氮气为载气,采用程序升温法对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在本实验色谱条件下,常用作基准物的正庚烷和苯的谱峰重合;而采用N,N-二甲基苯胺作为基准物质,5种组分的谱峰分离效果较好,苯乙烯、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及两种加成产物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测定值分别为0.7006,1.998,1.530,1.530;而用有效碳数法计算的理论值分别为0.8431,2.1465,1.2706,1.2706。最后,用经校正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硅氢化反应体系中各组分含量。方法可用于硅氢加成产物的定量分析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温涛  赵霞  罗国安  王义明  王俭  朱军  于忠山 《分析化学》2006,34(11):1529-1534
通过毛细管微乳液电动色谱10 m in内同时分离了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4,5-亚甲基二氧基安非他明(MDA)和3-甲氧基-4,5-亚甲基二氧基安非他明(MDMA)4种苯丙胺类毒品及其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等麻黄生物碱杂质。比较了毛细管微乳液电动色谱和丁醇改进的胶束电动色谱模式对分离的影响,发现正丁醇是影响分离的最主要因素。本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实现对冰毒及其麻黄生物碱杂质的快速分析和鉴定,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分别小于1.3%和5.0%,可用于冰毒的实际来源推断。  相似文献   

15.
研究同分异构体复杂体系的同时分辨和定量测定,选取二甲基苯酚(DMP)5种同分异构体:2,3-二甲基苯酚、2,4-二甲基苯酚、2,5-二甲基苯酚、2,6-二甲基苯酚和3,4-二甲基苯酚,对该色谱和光谱严重重叠的复杂体系,经高效液相色谱.光二极管阵列检测联用仪(HPLC-DAD)检测后,结合选取较佳保留时间及较佳光谱波长范围的办法,利用化学计量学中的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进行分辨解析和定量测定,获得较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种五元杂环β-环糊精固定相的合成及气相色谱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一种新的含多氮五元杂环类β-环糊精固定相2,6-二-O-甲基-3-O-亚甲基-[1-(1,2,4)-三唑基]-β-环糊精,对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杂环官能团的引入较大提高了该固定相的柱表面性能和色谱分离能力.不但对二甲苯、硝甲苯等难分离的芳香族位置异构体,而且对醇、胺、酯等多种类型的手性异构体均有很好的分离能力和手性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改性聚苯醚多孔聚合物微球Tenax TA为干性食品模拟物,用于纤维素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3-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BHA)、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P)向Tenax TA迁移的研究,以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迁移试验以白卡纸和牛皮纸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不同迁移时间和迁移温度下3种目标物向Tenax TA迁移的实验,获取有机化合物从纸基纤维素向Tenax TA迁移的规律。结果表明,有机化合物从纸基材料向多孔聚合物微球的迁移经历了气体吸附和脱附两个步骤。在Tenax TA吸附目标化合物的过程中,纤维素纸基材料的微观孔径尺寸越大,与迁移物的相互作用越小,迁移物迁移的速率越大,Tenax TA的吸附效率越高;当吸附达到平衡后,迁移时间的延长会引发Tenax TA中迁移物的脱附,进而导致目标化合物的迁移率下降。对45种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目标迁移物的筛查表明,BHA和DCP分别存在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迁移量分别为0.027μg/dm~2和0.81μg/dm~2,均小于欧盟指令规定的特定迁移限量。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市售3种常见品牌喷墨打印机所使用的84种墨水制备的墨迹样品中的挥发性溶剂成分,并对不同墨迹中的溶剂成分的组成进行了归类总结。用不同型号的A、B品牌打印机的原装墨水打印A4纸,将C品牌打印机不同型号的墨水滴在A4纸上制备墨迹样本,第二天用打孔器取样,用含5 mg·L~(-1)苯甲酸乙酯的甲醇溶液提取其中的挥发性溶剂成分,提取液不分流进样,在HP-INNOWAX色谱柱上用程序升温分离其中的溶剂成分,再用配有电子轰击离子源(EI)的质谱仪进行检测,以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定性。结果显示:84种墨迹样本中的溶剂有二甘醇、三甘醇、2-吡咯烷酮、N-羟乙基-2-吡咯烷酮、甘油、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1,6-己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2-己二醇、三甘醇单丁醚等12种,且不同品牌、同种品牌不同型号的样本中挥发性溶剂组成具有一定特征性,以此可以将不同品牌乃至型号的墨迹样本进行区分,可为司法鉴定中喷墨打印文件真伪的鉴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选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用气相色谱法对直接法合成的26种甲基氯硅烷低沸物(LBR)组分(其中包括难分离的物质对甲基二氯硅烷和2-甲基-2-丁烯)进行分离.考察了柱温和载气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发现柱温和载气流速均较低时,分离效果较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保留时间对照2种方法对组分进行了定性分析,根据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图的信息,确定了LBR组分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四甲基硅烷、二甲基氯硅烷和甲基二氯硅烷是LBR的主要活性成分,而2-甲基-1-丙烯、2-甲基丁烷和2-甲基-2-丁烯是LBR的主要杂质.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效率高,适用于甲基氯硅烷生产控制中的快速分析和其工业分离的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法在pH8的柠檬酸缓冲溶液中,以氯仿萃取镉,镍,钴、铜、铅、铋和汞的六亚甲基铵-六亚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络合物,成功地用甲醇-水-氯仿-HMA-HMDC(600:180:90:0.041)作淋洗剂,在ODS 5μm反相色谱柱上分离,紫外(265nm)检测。该法用于NBS标准参考物铝基合金和低合金钢分析,结果符合标准参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