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藥在中性溶液中,顯蓝紫色,弱酸性中顯桃红色,强酸性中顯大红色,弱(酉兼)性中顯绿色和强(酉兼)性中顯黄色。它全部顯色的範围,约在pH10—11.0,較现用各种指示劑(Indicators)为廣阔;製成試紙应用稱便,故稱为“pH萬用试纸”(Universal pH Paper)。又因本试藥係從植物“地錦”的果皮上提裂而成,故又稱为“地錦试藥”(Di-King Indicator)或地錦试纸(Di-King Paper)。  相似文献   

2.
龙葵多糖含量测定及组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宇彬  王帅帅  汲晨锋 《分析化学》2006,34(11):1665-1665
1引言龙葵(Solanum nigrumL.)属茄科植物,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疗疮、痈、肿、跌打损伤,龙葵全草在治疗子宫绒毛膜癌、卵巢癌和肝癌等效果显著。多年来工作者从脂溶性成分中分离出龙葵碱,并且从水溶性成分中分离出两种龙葵多糖。本实验主要研究龙葵多糖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森林千里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呋喃雅槛蓝型倍半萜广泛存在于千里光属植物中.目前已研究的该属植物大都含有此类成分,关于森林千里光(senecio nemorensis L.)中的此类倍半萜成分,Novotny等人曾从该植物的两个亚种中分别分离到5种和1种呋喃雅槛蓝型倍半萜.对于生长在我国的森林千里光中的此类成分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我们从甘肃漳县采集的森林千里光的全草中分离出3种此类成分S_1、S_2和S_3.经IR、UV、MS和NMR光谱确定S_3是一种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木通為利尿藥。據我國醫藥書籍所載,木通即通草,但又云與通草不同,名脫通木。據任仁安,篠田淳三等鑑定,木通有多種,國產木通,每因產地而異。本實驗所用材料,購自上海藥材行,有大條及小條之别,學名未詳,但其外觀形態,和任仁安報告上圖相似。有馬純三和高橋武勇曾自日本產木通中分出配醣體Akebine,(C_(35)H_(56)O_(20))_3,並水解後得到木通甙元(Akebigenin),C_(31)H_(50)O_4;川口利一與金禹基也從木通中提  相似文献   

5.
北京農業大學農化系(?)於化學工作者對於我國化學藥品的自給及帮助我國制藥工業的自立應有的責任,於去夏成立化學藥品製造室。先製造了五種植物生長調节物(2.4-D,α-萘氧乙酸、β-萘氧乙酸苯乙酸,苯氧乙酸)出售。按植物生长調节物,尤其是2-4-D及α-萘氧乙酸,在蘇聯及其他各國農業上,有大量應用。一年以來,全国各地農場,果園,茶樹種植場,煙草種植場,花房,研究機關,大學##原图像不清晰  相似文献   

6.
川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芎藭因主产於四川灌縣一帶,所以一般稱作川芎。本草列为上品,主治中風、痙攣、驚風、頭痛等症。近年來又用以治療高血壓病。因此,我們列為治療高血壓藥物研究之一。按川芎的原植物係屬繖形科(Umbelliferae),過去都循作Cnidium univittatum Turcz.或Conioselinum univittatum Turcz.。但最近我們將灌縣所產的川芎全植物送植物所中山植物園鑑定,經定其正確學名應為Ligusticum wallichii Fr.。  相似文献   

7.
霉菌污染是坚果质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实现其快速检测对于坚果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曲霉属、青霉属和镰刀菌属是坚果霉菌污染的主要污染菌群,根据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及3对特异性分子信标探针,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坚果中曲霉属、青霉属和镰刀菌属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方法。通过对q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得到良好的扩增曲线和标准曲线,该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曲霉属2.5×10^(-2)ng/mL(约741 CFU/g),青霉属8.7×10^(-3)ng/mL(约500 CFU/g),镰刀菌属5.6×10^(-3)ng/mL(约454 CFU/g)。本研究为坚果中霉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相对于国标检测方法需要耗时7 d,本方法用于检测坚果中的霉菌,用时仅为3 d。  相似文献   

8.
花气味在维持大戟科(Phyllanthaceae)算盘子属(Glochidion)植物和头细蛾(Epicephala)专性传粉互利共生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dynamic headspace adsorption)收集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花气味,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其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算盘子花气味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物,主要包含单萜和倍半萜类物质;芳樟醇(38.06%)和β-榄香烯(23.84%)相对含量最高,占总相对含量的61.9%,为主要的气味成分,推测这两种物质可能是吸引传粉头细蛾的重要气味成分。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触角电生理检测和生物行为试验来筛选吸引传粉头细蛾的活性物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约有80种大戟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并在民间用来治疗皮肤病、水肿、结核或作为泻药和利尿剂使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中国产大戟属植物中14个骨架类型共150多个二萜类成分的化学研究,包括最近报道的4个具有新骨架的二萜和2个二聚体.中国产大戟属植物中的一些二萜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促进神经生长因子增长、皮肤刺激、致癌以及镇痛安神的活性.本文还就大戟属中二萜类成分可能的生源代谢途径提出了假设,并对该属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元宝草不同药用部位中芒果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澄  郑清明  郑汉臣 《分析化学》2006,34(11):1666-1666
1引言 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i Hance.)系金丝桃科(Hypeficaceae)金丝桃属(Hypericum)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元宝草也具有抗忧郁作用,其所含的黄酮成分是主要的活性成分。本实验分别测定了元宝草生药全草、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中芒果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实验结果为资源开发和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紫珠(Callicarpa pedunculataR.Brown)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地区,根、茎、叶及种子均可入药,有通经活血之功效[1].该属植物在中医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出血症,其中较常用的为紫珠,紫珠首载于<本草拾遗>,别名止血草,传说本药得之于某盗贼,故又称为"贼仔草"、"创伤草".经文献查阅,国内外对紫珠化学成分研究的报道较少,报道的化合物主要为黄酮、萜类成分[2-5].为了寻找紫珠中的活性成分,我们对紫珠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淫羊藿属药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质量评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一种新的多台阶梯度洗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LC)法, 首次建立了秦岭山区产4种产地及亚属均不相同的淫羊藿属药材的由9种成分组成的色谱指纹图谱. 并以淫羊藿甙为内标作为相对标准, 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估. 然而, 因其产地和亚属的不同, 指纹图谱又各有特征, 发现产地不同的两种淫羊藿亚属, 箭叶淫羊藿的RPLC指纹图谱由12个色谱峰组成. 还提出用相对含量比较法对各种类淫羊藿中9种成分的含量进行了质量评价. 本工作所建立的淫羊藿属药材的RPLC指纹图谱法从试样提取的精密度、稳定性、图谱重复性等方面均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的有关规定. 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 特征性强, 方法简便、快速等特点, 有可能成为淫羊藿药材种属判断、质量评估的标准, 也会对未来开发淫羊藿中其他有效成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芪是我国盛名的大宗传统中药材,也是常用的中药及食疗药膳品.关于黄芪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于有机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中草药药效不仅同药材中的有机成分有关,与微量元素之间关系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1,2].因此对中药微量元素的研究仅仅提供元素总量的信息是不够的,更需要对金属元素的存在化学形态进行分析[3].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分析属一新研究领域,文献报道较少[4-7].本实验选取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采用微波消解样品,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HG-ICP-AES)[8],对不同产地黄芪中重金属铅进行了形态分析,这对药材道地性研究,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姜科姜黄属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不同产地姜科姜黄属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了解不同产地姜科姜黄属植物挥发性成分的差别,为控制其药材质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姜科姜黄属植物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发现,不同产地姜科姜黄属植物的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得率在0.20%~2.13%之间,分别鉴定出24~40个化学成分。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姜科姜黄属植物的挥发油含量和其所含成分有较大差别,文献报道的某些有效成分如莪术酮、莪术二酮、莪术醇和表莪术酮在某些供试品中未检测到。实验中10个供试品药材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单萜类及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百分含量(44.57%~88.65%)明显高于单萜类化合物的百分含量(1.63%~26.69%)。  相似文献   

15.
最近法国Lille大学研究了一种叫做“激光喇曼分子微探针”的分析仪器,它是一种优秀的微量分析技术,与电子或离子微探针相似,既可以检测和鉴定样品的成分,又可以测量不均匀样品的成分分布。但是,“激光喇曼分子微探针”又不同于俄歇电子能谱(AES)、低能电子衍射(LEED)、光电子能谱(ESCA)与二次离子质谱以及电子显微镜等,它是用激  相似文献   

16.
贵阳滇白珠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Franch)Rehd]系杜鹃花科白珠树属植物。本实验用GC/MS,IR和NMR研究了该精油化学组成,其主要成分为水杨酸甲酯(99.66%),此外,正已醛(0.03%),反式-2-已烯醛(0.16%),正已醇(0.03%),雪松脑(痕量)和榄香脂素(痕量)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GP-MS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烟叶中致香成分的新方法,对不同地区烟叶以及相同地区不同烟叶中致香成分进行分析,并与水蒸汽蒸馏和超声萃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两种方法 GP-MSE可在4min内完成,并且鉴定出的致香成分种类最多,其中以醇类和含氧杂环化合物为主要成分。不同地区烟叶中致香成分种类差异不大,但是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别,相同地区不同烟叶致香成分种类及含量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用酸蚀法从陕西镇巴县下寒武统下部灰岩中处理出来的保存精美完好的双瓣壳微体化石,经电子探针的成分分析,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构造研究及薄片研究,证明是一类最古老的放射虫化石。基于这些早寒武世标本的壳质成分及形态构造特点,建立了始小贝虫属(Eoconcharium)和始小贝虫科。  相似文献   

19.
应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木通属3种基源木通(五叶木通、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的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期共20个样品进行检测分析,从中发现了共有成分木通酸和木通皂苷Stc。建立一种测定共有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V(乙腈)∶V(水)=65∶35为流动相,进样量20μL,流速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3 nm,共有成分在50 min内得到较好分离,回收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运用该方法对木通药材进行共有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共有成分在20个样品中含量差别较大。经查阅文献表明,木通酸仅在木通科木通中存在,为木通的专属性成分。此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药典木通质量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华猕猴桃果实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引言。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原产我国,又称阳桃、羊桃、藤梨等,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由于其气味香醇以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成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中华猕猴桃由于其特殊的香醇气味已经被加工为猕猴桃果汁、猕猴桃果酒。因此研究其特殊的香醇气味对发展猕猴桃的深加工有重要的意义。香气成分是构成和影响水果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