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2001年开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将直接对高考命题产生指导性的影响.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实施对高考命题的影响作用作一探讨.1课程改革给高考数学命题中“能力立意”注入新的源泉“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高考数学命题已从理论和实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纵观近几年高考及各地模拟试题,立体几何无疑为数学学科高考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和“试验田”,笔者以近几年高考及各地模拟试题为例,结合《考试大纲》,分析高考命题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本着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中学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继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考查的精神,兼顾新旧课程教学的要求,在探索中改革.在创新中发展.试题在能力立意的基础上,寓知识考查与能力要求于和谐统一,重视基础与创新拔高有机结合,是近五年来最成功的一份高考数学试题!2005年的福建高考数学试卷是福建自主命题的  相似文献   

4.
储瑞年 《数学通报》2006,45(12):2-6,32
老师们下午好,对现在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起着重大影响的是两项改革,一个是以实施课程标准为标志的课程改革,另外一个就是高考的改革.今天想从一个中学老师的角度谈一谈高考改革对我们中学数学教学的作用和如何来领会改革所指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本着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中学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继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考查的精神,兼顾新旧课程教学的要求,在探索中改革,在创新中发展.试题在能力立意的基础上,寓知识考查与能力要求于和谐统一,重视基础与创新拔高有机结合,是近五年来最成功的一份高考数学试题!……  相似文献   

6.
高考函数命题的变化与专题复习的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样民 《数学通讯》2003,(11):36-3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 ,高考数学命题已从理论和实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作为实践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高三教师来说 ,必须济身于高考数学命题改革的前沿 ,捕捉高考命题的微妙变化 ,并整合到自己的复习实践中去 ,才能引领学生稳操高考数学的胜券 ,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为此 ,笔者以近几年高考函数试题为例 ,结合《考试说明》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分析出高考函数命题的变化特点 ,并由此得出新一轮高考函数专题复习的新观念 .1 函数命题的变化特点分析1.1 对函数基础知识的考查由重结果向重形成过程转移高考对函数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本着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中学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继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考查的精神,兼顾新旧课程教学的要求,在探索中改革,在创新中发展.试题在能力立意的基础上,寓知识考查与能力要求于和谐统一,重视基础与创新拔高有机结合,是近五年来最成功的一份高考数学试题!……  相似文献   

8.
我刊本期发表了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游铭钧同志的信和三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对高考改革的看法,值得一读。文章提出了一个严重而又不能回避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教育该怎么办?仅就中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而言,是只要求学生会逻辑推演、掌握一些纯数学方法,还是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数感”,正确的“数学意识”,以及“应用数学的观念”,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这个问题涉及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法的改进,以及对数学教学有较强导向作用的高考的设计等诸多问题。本刊将开辟专栏就“应用数学要不要在高考题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以及如何在中学教学中加强应用数学的训练,”为题展开讨论,请读者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美兰 《数学之友》2023,(19):40-43
深度教学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导向.“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都离不开知识这一核心载体,并且要促进知识向核心素养转化;“深度教学”是对知识的追问、对学习的追问;教学只有建立在“充分的知识广度”“充分的知识深度”和“充分的知识关联度”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从2012年起全面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摆在2012届学生和教师面前的是新一轮高考将如何考,以及如何进行有效高考复习的问题.为此,我市举办了新一轮高考复习研讨会,在会议上采用同课异构形式开展了三节"基本不等式"复习课,以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一轮复习思路.笔者撷取了两节复习课中的部分教学片断进行探讨.1教学案例1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2004年我国进行高中课程改革,实现国家课程标准.这次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如在课程目标方面,提倡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设计方面,提出了课程实行多样性、选择性的原则;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知识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学习方法方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多样化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在评价理念方面,关注过程性评价;等等.数学课程体现了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增加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高中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为高考命题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基础,同时对高考命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课程标准后的高考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理念、原则和特点,在命题中进行积极的改革,有力地配合了高中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数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讨了“应用数学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实战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们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钱珮玲 《数学通报》2003,(10):29-3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已在实施建议中对数学教学提出了七条建议,为了使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标准”提出的这些建议和要求,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标准”理念下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教学,保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进展,我们对如何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以及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新挑战作以下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统计与概率”部分被安排在必修3和选修2-3,历来被教师认为易教、被学生认为易学,一线教师大多走马观花一带而过,以便腾出时间深挖其他章节内容.2017年全国高考Ⅰ卷第19题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设置试题,体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巨大作用和应用价值,体现高考改革加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笔者研究了近几年高考试卷中“统计与概率”的试题,“送分题”分数送不出去的尴尬引发笔者深思,促使笔者重新审视“统计与概率”内容,深感“简单”的内容不简单.  相似文献   

15.
汪香丽 《中学数学》2023,(15):58-59
<正>近两年的新高考数学试卷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高考创新命题理念,稳妥推进新旧高考的过渡、改革与发展,走出一条深化基础、加强综合、创设情境、着力创新、注重衔接等具有一定特色的高考之路,在合理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全面落实“双减”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1 深化基础,注重教考衔接高考命题有效深化基础性,全面落实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与应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强调夯实数学知识基础,掌握数学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潘鸿飞 《数学通报》2005,44(8):36-37
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下,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重要内容之一,而研究型试题在前两年高考的基础上以更高的质量、更新的面貌出现在2003、2004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并将思维品质的优劣和各种数学能力的考查融人其中,许多考生不适应这种“新题”,“2003年高考数学让尖子生考哭了”,面对这种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准确把握新动态以及研究性教学的发展方向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一个例子的探究,提出对教学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通报》2000,(2):F002-F002,1,2
1999年是我国普通高考加大改革力度的一年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要求“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在试题设计上增加应用型和能力性的题目”.同时 ,在广东省开始试行“3 X”的科目设置方案 ,各学科都编制执行“3 X”方案的《考试说明》,数学科在执行此方案的《考试说明》中 ,对考试性质和考试要求等方面 ,都表述得更为具体、明确 ,符合高考内容改革的大方向 .1999年的数学科试题 ,遵循《考试说明》的各项规定 ,以“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是我国普通高考加大改革力度的一年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 ,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 ,要求“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在试题设计上增加应用型和能力性的题目” .同时 ,在广东省开始试行“3 X”的科目设置方案 ,各学科都编制执行“3 X”方案的《考试说明》 ,数学科在执行此方案的《考试说明》中 ,对考试性质和考试要求等方面 ,都表述得更为具体、明确 ,符合高考内容改革的大方向 .1999年的数学科试题 ,遵循《考试说明》的各项规定 ,以“发挥数学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结合当前的疫情,采用画龙点睛式、隐性渗透式等教学方式,多角度、全方位把“思政”元素融入到微积分教学之中,通过调查问卷评估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为高校微积分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刘胡良  宋宝和 《数学通报》2022,(4):26-30+36
<正>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是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也是高考命题、评价的重要依据.针对高考中“如何考”的问题,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了“四翼”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1].“四翼”在高考评价体系的落实中居于关键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