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曲面和平面菲涅尔透镜的像差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个大尺寸菲涅尔透镜的设计,比较了曲面菲涅尔透镜和平面菲涅尔透镜在光学像差方面的差异。从应用角度看,菲涅尔透镜设计属于准直系统,一般采用平面结构,但由于其成像要求的特殊性,通过运用P-W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曲面的设计较之于平面更具优势,并在ZEMAX中分别对2种菲涅尔透镜进行建模,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但这不表明曲面菲涅尔透镜在像差方面一定比平面菲涅尔透镜更具优势,它还与实际应用场合有关,为此,提出了不同的结构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2.
表面反射对菲涅耳透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薄膜沉积法制作16阶菲涅耳透镜,用它代替常规的光学透镜可实现系统的轻量化,小型化,并增加系统设计的自由度,在标量衍射理论的基础上,应用菲涅耳公式和傅里叶变换分析SiO2薄膜和基底的表面反射对菲涅耳透镜-1级衍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反射对菲涅耳透镜的成像质量影响较大,可以通过蒸镀增透膜来减小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耀举  潘照平 《光学技术》2004,30(2):161-163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菲涅尔波带片 球面透镜。应用衍射光学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这种透镜的变焦功能和分辨特性。数值结果表明,在衍射空间有两个焦点,改变波带数可以使两个焦点分开任意距离。当波带数足够大时,可以使透射空间只有一个向透镜方向迁移的焦点。与单一的透镜和单一的波带片相比,这种菲涅尔波带片 球面透镜的横向和纵向分辨率同时得到了提高。因此,这种新型的结构透镜可应用于三维成像。  相似文献   

4.
王振飞  杨虹 《大学物理实验》2012,25(4):42-44,77
介绍了将菲涅尔透镜前置于太阳能电池板适当位置以提高转换效率的实验研究.通过测试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单元加聚焦透镜前、后,以及改变不同入射角度照射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单元对输出伏安特性的影响,得出增加透镜聚光可以有效提升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同时需要保证光源垂直入射.  相似文献   

5.
归纳了目前二元位相型菲涅耳微透镜列阵衍射效率测试中所用各种衍射效率的不同定义,提出规范定义的建议。并设计了测量衍射效率的系统,方法简单易行,适于测试具有微小单元尺寸的菲涅耳微透镜列阵的衍射效率。  相似文献   

6.
由硅胶-玻璃材料组成的SOG(silicone on glass)型菲涅尔透镜在温度变化时会产生热变形,影响CPV(concentrating photovoltaic)聚光系统的性能。为研究透镜热变形对聚光系统光效率的影响,优化设计两类聚光系统,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透镜的热变形,再将热变形导入光学模型中,使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变形前后的聚光效率。结果表明:对于单级聚光系统,采用单色光均匀性优化方法设计的透镜受翘曲变形和齿面自由变形影响较大,光效率在变形前后相差10%左右,改进型补偿色散方法设计的菲涅尔透镜受翘曲变形和齿面自由变形影响较小。另外,双级聚光系统可以有效抵抗热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菲涅耳微透镜行列阵衍射效率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纲了目前二元位相型菲涅耳微透镜列阵衍射效率测试中所用各种衍射效率的不同定义,提出规范定义的建议。并设计了测量衍射效率的系统,方法简单易行,适于测试具有微小单元尺寸的菲涅耳微透镜列阵的衍射效率。  相似文献   

8.
线宽误差对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标量衍射理论,首先得出存在线宽误差情况下4阶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的解析式;并以4阶、8阶和16阶菲涅耳透镜为例,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并系统分析线宽误差对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测量16阶菲涅耳透镜的线宽误差,分析其对16阶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对多阶菲涅耳透镜的制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等厚型平板菲涅尔透镜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曲面菲涅尔透镜普遍存在的加工工艺复杂、面型精度难于控制、制作成本较高等问题,在研究非等厚型平板菲涅尔透镜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中心透镜为球面、外侧环带为倾斜面的等厚型平板菲涅尔透镜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例,并进行了建模和光学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菲涅尔透镜设计的光学效率达到90.7%。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两种不同的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处光的反射、折射和入射的电矢量振幅和方向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菲涅尔公式的几何表示法,使在分析光学问题时变得简单和直观。  相似文献   

11.
消色差谐衍射微透镜列阵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研究菲涅耳谐衍射透镜的特性和工作条件,分析二元谐衍射透镜的衍射效率及制作要求,设计并研制了用于萨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双波长共焦谐衍射微透镜列阵,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菲涅耳型衍射光学元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杜春雷  郭履容 《光子学报》1997,26(9):824-831
本文在衍射理论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菲涅耳型衍射光学元件的特性,针对连续及二元浮雕结构,建立了位相深度因子(M),波长匹配系数(α)与衍射效率的关系式,对影响衍射效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了设计与工艺的匹配问题,建立了数值孔径,最小特征尺寸与衍射效率的关系,为不同波段衍射光学元件的应用,及设计和评价衍射光学元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方法.本文最后举例分析了用于白光波前传感器中的小数值孔径微透镜列阵的性能,并对衍射效率及传递函数两个综合指标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3.
衍射微透镜列阵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衍射微透镜列阵的设计与制作工艺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系列衍射微透镜列阵,衍射效率均大于85%,在深紫外、可见及红外波前传感器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
臧旭  胡文刚  武东生 《光学技术》2017,43(6):524-527
根据偏心透镜组的结构原理,利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对LC-SLM等效透镜功能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模拟仿真了利用LC-SLM对光束进行调制的结果。实验验证了LC-SLM通过加载菲涅尔透镜相位图,实现了对光束会聚功能,并且通过耦合位移相位因子可以实现会聚光斑平移的功能,能够代替在偏心透镜组中实现同一功能的透镜。配合后续的透镜组,理论上可以控制光束实现大角度的扫描。  相似文献   

15.
高衍射效率闪耀全息透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汤一新 《光学学报》1995,15(4):51-456
提出一种制作位相全息透镜-闪耀全息透镜新设计,利用它可使位相全息透镜的位相分布类似位相菲涅耳透镜,其衍射效率理论值可达95%以上,但其制作过程要比位相菲涅耳透镜容易,文中给出了原理分析和实验验证,初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菲聂尔透镜的聚焦太阳能PV/T 系统热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基于菲涅尔透镜的聚焦型PV/T热电联产系统的一维稳态传热模型,对六种不同结构的PV/T系统的热、电效率和(火用)效率进行了计算,利用(火用)效率作为评价标准对六种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采用聚焦型PV/T系统,在牺牲少量发电效率的基础上,可以获得具有一定温度的热能;增添玻璃盖板虽然能够减少热损失,但同时使得系统的光学效率降低,减少电池上的能量密度,反而使得系统的(火用)效率降低1%;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应将集热管外加保温腔体,透镜起到盖板和聚光器的双重作用,在不损失发电量的同时可以提高系统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刘兵  刘光兰 《物理实验》2001,21(6):39-40
介绍了将测光焦度参量化为测线性位移参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佳  谢常青 《中国物理 B》2009,18(1):183-188
A novel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named phase zone photon sieve(PZPS), is presented.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phase plates inPZPSs: PZPS1, PZPS2, and PZPS3. Each of the PZPSs has its ownstructure and is made on quartz substrate by etching. The threePZPSs have stronger diffraction peak intensity than a photon sieve(PS) when the margin pinhole and zone line width are kept the same.The PZPS3 can produce a smaller central diffractive spot than theordinary PS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zones on the Fresnel zone plate.We have given the design method for and the simulation of PZPS andPS. PZPS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optical maskless lithography.  相似文献   

19.
An erasable optical disk system requires an objective lens having minimum chromatic aberration. We estimated the chromatic aberration of a conventional refractive singlet. At shorter wavelengths, the focus shift of an objective lens exceeds its depth of focus. A diffractive-refractive hybrid lens can compensate chromatic aberration perfectly. Diffraction efficiency, however, decreases with the degree of compensation. We simul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matic aberration and diffraction efficiency. Fabrication of designed lenses by glass molding was achiev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