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里德堡原子的无线电技术研究进展 |
| |
引用本文: | 贺青, 李栋, 谷立, 等.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无线电技术研究进展[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4, 36: 079001. doi: 10.11884/HPLPB202436.240061 |
| |
作者姓名: | 贺青 李栋 谷立 罗思源 贺寓东 李彪 王强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电子工程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900;;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微系统与太赫兹研究中心,成都 610200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基金自立项目(YZJJZL2023054)、电子工程研究所科技创新基金项目(J2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104423)、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24NSFSC1431)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hplpb.com.cn443/fileQJGYLZS/journal/article/qjgylzs/2024/7/2024-0061-1.jpg) 近年来,量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中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磁传感器吸引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里德堡原子是一种处于高能态的原子,因其拥有对外场响应灵敏、具备自校准并直接追溯到国际单位制的测量能力、不受传统天线尺寸效应的影响等特点,十分适合于无线电传感与探测。![](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hplpb.com.cn443/fileQJGYLZS/journal/article/qjgylzs/2024/7/2024-0061-2.jpg) 自2012年Shaffer等突破性地利用里德堡原子的电磁诱导透明效应测量微波电场强度的灵敏度及不确定度均远高于传统微波测量结果之后,近十年来,以里德堡原子超外差测量等新理论和新技术为代表的研究已经实现了对电磁波的频率、极化、相位、强度等多参数的测量,相关工程化的技术也蓬勃发展,有望对传统的无线电技术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对基于里德堡原子的无线电技术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探测原理出发,梳理本领域的发展脉络,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hplpb.com.cn443/fileQJGYLZS/journal/article/qjgylzs/2024/7/2024-0061-3.jpg)
|
关 键 词: | 里德堡原子 电磁诱导透明 无线电技术 原子传感器 |
收稿时间: | 2024-02-23 |
修稿时间: | 2024-04-28 |
|
| 点击此处可从《强激光与粒子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强激光与粒子束》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