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乙酰丙酸选择性加氢合成γ-戊内酯中高效和可循环使用的Ni3Fe NPs@C 双金属催化剂
引用本文:王豪杰,陈春,张海民,汪国忠,赵惠军.乙酰丙酸选择性加氢合成γ-戊内酯中高效和可循环使用的Ni3Fe NPs@C 双金属催化剂[J].催化学报,2018,39(10):1599-1607.
作者姓名:王豪杰  陈春  张海民  汪国忠  赵惠军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安徽合肥230031,中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中国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安徽合肥230031,中国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安徽合肥230031,中国;格里菲斯大学,清洁环境与能源中心,昆士兰4222,澳大利亚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2297;51432009),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yz201421)
摘    要:生物质经催化转化合成燃料及化学品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生物质的催化转化主要聚焦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解聚及其下游产物合成.其中,乙酰丙酸(LA)作为纤维素解聚的主要产物之一,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平台化合物和重要的生物质转化中间体.LA通过催化转化可以合成各类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例如,通过催化加氢LA可选择性合成γ-戊内酯(GVL).所合成的GVL用途广泛,可作为绿色溶剂、食品、燃料添加剂、(塑料、高分子、烃类或者其它高附加值化学品)前驱体等.目前,LA-to-GVL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非均相催化体系,包括负载型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体.其中,贵金属催化剂主要有Ru,Au,Pd,Rh,Ir和Pt,虽然催化效率高,条件温和,但是成本高,难以实现工业化.此外对于广泛使用的Ru/C催化剂,存在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不强.活性组分易流失、导致催化剂稳定性差等问题;而非贵金属则普遍存在催化活性不佳及反应条件苛刻等缺点.因此,开发高效、稳定、反应条件温和且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显著的研究意义,这也是当前的研究趋势.在特定温度下,金属离子与碳基底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鉴于此,本文通过一步碳热还原法合成了活性炭负载的Ni3Fe双金属催化剂(Ni3Fe NPs@C).该催化剂在LA-to-GVL转化体系中展现了直接加氢(DH)和转移加氢(TH)双功能催化特性.首先,考察了其在DH体系中的反应特性:在130oC和2 MPa氢压反应条件下经2 h反应,LA转化率达到93.8%,GVL选择性为95.5%,GVL产率是相应的单金属Ni/C和Fe/C催化剂的6倍和40倍.此外,在TH催化反应体系中,在180oC,0.5 h和无外加氢源的反应条件下,以异丙醇为反应溶剂和供氢体,LA几乎完全转化为GVL,其反应效率同样相较于单金属Ni/C和Fe/C催化剂大幅度提高.所合成的Ni3Fe NPs@C双金属催化剂DH和TH催化性能优于绝大多数报道的LA加氢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而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经过四次循环,其结构和化学状态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稳定性明显优于商业化的Ru/C催化剂.此外,通过系统分析其催化性能以及材料结构,明确了该催化剂在LA的DH和TH反应体系中的活性位点,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路径.该研究为其它类型的DH和TH反应体系以及生物质高效转化过程提供了新的催化剂设计思路.并且这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简单、绿色,易于工业化推广和应用.

关 键 词:乙酰丙酸  γ-戊内酯  双金属催化剂  氢化  双催化功能
收稿时间:29 March 2018

An efficient and reusable bimetallic Ni3Fe NPs@C catalyst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biomass-derived levulinic acid to γ-valerolactone
Haojie Wang,Chun Chen,Haimin Zhang,Guozhong Wang,Huijun Zhao.An efficient and reusable bimetallic Ni3Fe NPs@C catalyst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biomass-derived levulinic acid to γ-valerolactone[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18,39(10):1599-1607.
Authors:Haojie Wang  Chun Chen  Haimin Zhang  Guozhong Wang  Huijun Zhao
Institution:1.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 Physics,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Nanomaterials, Anhui Key Laboratory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Institute of Solid State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fei 230031, Anhui, China;2.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Anhui, China;3. Centre for Clean Environment and Energy, Griffith University, Queensland 4222, Australia
Abstract:
Keywords:Levulinic acid  γ-valerolactone  Bimetallic catalyst  Hydrogenation  Dual-catalytic functionality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ScienceDirect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