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两个Schiff碱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光谱性质及取代基效应
引用本文:孙银霞,李春宇,杨成娟,赵亚元,郭建强,俞彬.两个Schiff碱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光谱性质及取代基效应[J].无机化学学报,2016,32(2):327-335.
作者姓名:孙银霞  李春宇  杨成娟  赵亚元  郭建强  俞彬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兰州交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No.2011007)、兰州 交通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No.160012)和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1204GKCA052)资助。
摘    要:合成了2个含肟基Schiff碱Cu(Ⅱ)配合物Cu(L1)2](1)和Cu(L2)2](2)(HL1=1-(3-((2-hydroxybenzylidene)amino) phenyl) ethanone O-benzyl oxime; HL2=1-(3-((2-Hydroxy-naphthalen-1-ylmethylene)-amino)-phenyl)-ethanone oxime),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2具有相似的结构,均由1个中心Cu(Ⅱ)离子和2个双齿配体单元组成,且Cu(Ⅱ)离子的配位数为4,具有平面四边形结构。配合物12均形成了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不同的是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相连接,而配合物2通过分子间O-H…N和C-H…π氢键作用而形成了超分子结构。进一步讨论了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及两个配合物间配体的取代基效应。

关 键 词:铜(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Schiff碱配体  取代基效应
收稿时间:9/8/2015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15/11/2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