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介质阻挡放电中单个新型放电丝放电特征和光谱测量
引用本文:赵龙虎,潘宇扬,董丽芳,高烨楠,王永杰.介质阻挡放电中单个新型放电丝放电特征和光谱测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35(1):56.
作者姓名:赵龙虎  潘宇扬  董丽芳  高烨楠  王永杰
作者单位:赵龙虎: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潘宇扬: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董丽芳: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高烨楠: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王永杰: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5054), 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1301110001), 河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1967135D)和河北省教育厅项目(LJRC011)资助
摘    要:在放电间隙较大(d=3.8 mm)的介质阻挡放电(DBD)中, 通过减小放电区域(S=1 cm×1 cm), 首次观察到了单个新型放电丝。与其他实验小组所观察到的单个放电丝相比, 该单个新型放电丝由体放电(VD)和沿面放电(SD)二部分构成, 其放电稳定性和持续性极好。利用高速照相机和光谱仪, 研究了单个新型放电丝在外加电压半周期单次放电中的放电特征和单个新型放电丝侧面放电柱不同位置的等离子体状态。在高速照相机不同曝光时间条件下拍摄得到了单个新型放电丝端面和侧面放电的瞬时照片, 并对其外加电压半周期单次放电的放电特征与辉光放电进行了对比。利用发射光谱法, 采集了单个新型放电丝侧面放电柱不同位置的氩原子763.26 nm(2P6→1S5)和772.13 nm(2P2→1S3)发射谱线, 并通过两条谱线强度比法, 估算出了相应的电子激发温度。实验结果得出: 单个新型放电丝由体放电和沿面放电构成, 且沿面放电在体放电四周呈枝状扩散;单个新型放电丝在外加电压半周期单次放电中与辉光放电特征相似, 且在阴极呈现出漏斗状放电;氩原子谱线强度及其相应的电子激发温度从极板两端到中间均呈减小的变化趋势, 表明单个新型放电丝侧面放电柱不同位置的等离子体状态不同。

关 键 词:介质阻挡放电  体放电  沿面放电  电子激发温度
收稿时间:2013/12/25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 and Spectrum Measurement of a New Type of Single Filament in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bstract:
Keywords: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Volume discharge  Surface discharge  Electron excitation temperature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