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3-吡啶二甲酸和1,4-二咪唑基丁烷构筑的Cd(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引用本文:李可,李书静,张小朋,曲波涛,郑玮.2,3-吡啶二甲酸和1,4-二咪唑基丁烷构筑的Cd(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J].无机化学学报,2013,29(18).
作者姓名:李可  李书静  张小朋  曲波涛  郑玮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化学系, 周口 466000;周口师范学院化学系, 周口 466000;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 南京 210093;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 南京 210093;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 南京 210093
基金项目:河南省基础与技术前沿计划(No.142300410252);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No.13A150102);河南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资助项目。
摘    要:合成了一个配位聚合物{Cd(pdc)(bbi)]·2H2O}n(H2pdc=2,3-吡啶二甲酸,bbi=1,4-二咪唑基丁烷),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考察了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中,Cd(Ⅱ)的配位数为5,每个Cd(Ⅱ)与1个吡啶二甲酸离子的1个羧基氧原子和吡啶氮原子,另1个吡啶二甲酸离子的1个羧基氧原子,以及2个1,4-二咪唑基丁烷的2个氮原子配位。吡啶二甲酸离子的配位方式可以表示为μ-(κ3N,O2:O3),Cd(Ⅱ)与之连接形成一维骨架链Cd(pdc)]。配体1,4-二咪唑基丁烷采用了“Ω”和“S”两种构型,它们进一步与中心原子配位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配合物为三重穿插的金刚石型网络结构,拓扑学符号为66。受光激发,该配合物在426nm处有一个发射峰。

关 键 词:2    3-吡啶二甲酸  1    4-二咪唑基丁烷  镉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
收稿时间:9/3/2013 12:00:00 AM
修稿时间:3/1/2014 12:00:00 AM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