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邻菲咯啉铜微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引用本文:陈桂花,王炳喜,尹志刚.邻菲咯啉铜微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1,40(1):201-206.
作者姓名:陈桂花  王炳喜  尹志刚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350108
摘    要:以五水硫酸铜和1,10-邻菲咯啉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邻菲咯啉铜(Ⅱ)微纳米棒,研究 pH 值和温度对产物形貌和尺寸的影响.通过 XRD、SEM、UV-Vis、FT-IR、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表征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硫酸铜溶液的 pH 值显著影响室温时反应产物的物相和形貌.当起始 pH 值为 2.0和5.0时,分别生成了微米级的花状和长片状的单斜品系Cu(phen)(H2O)2]·SO4;当 pH 值上升至 9.0和11.0时,分别生成了平均直径172 nm 和253 nm 的Cu(phen)(OH)]2SO4·5H2O 棒状结构.在 pH 值为9.0条件下,棒状产物的直径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而减小,4℃时可获得平均直径为87 nm 的纳米棒.此外,片状Cu(phen)(H2O)2]·SO4 的荧光光谱相对于纳米棒状Cu(phen)(OH)]2SO4·5H2O 出现蓝移和发射增强现象.

关 键 词:邻菲咯啉铜  微纳米棒  光致发光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人工晶体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人工晶体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