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强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内涵的举措及课程评价*
作者姓名:刘金库  张敏  张浩然
作者单位:1.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上海 200237; 2.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上海 200237; 3.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 北京 10003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378124);教育部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教高司函[2024]6号);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No202102481004);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和华东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培育团队项目
摘    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是数字赋能实践教学新模式,如何强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内涵,提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使用率和育人实效,是各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聚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存在的课程选题、核心要素仿真度、交互步骤设计等方面质量欠佳,课程建成后应用少,育人效果不理想等现实问题,探讨以学生为中心,选题建设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采用“严选课程内容、严控教学过程、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开放共享”等4个举措,在课程题目、内容、知识点、交互步骤设计、预期结果等方面严格对标一流课程要求强化课程内涵,提升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教学使用率和教学实效,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同时给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具有推广借鉴价值。

关 键 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育人实效  应用共享  一流课程  
收稿时间:2024-03-26
点击此处可从《化学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化学教育》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