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界面分子组波度看α-碘酸锂晶体的极性生长
引用本文:章元龙.从界面分子组波度看α-碘酸锂晶体的极性生长[J].中国科学A辑,1981,24(4):449-456.
作者姓名:章元龙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摘    要:本文应用“界面分子组波度”模式的一些基本概念,分析了α-LiIO3晶体极性生长的机制,推导了比表面自由能较小的亚稳态分子,原始的三联环状分子,3-LiIO3]的极化和重迭,乃至组合成结晶基元,12-LiIO3]的金过程.根据晶体生长时界面自由能趋向于最小化的原则,阐明以—47.5°的负极坡面(10(?))为初始孪生界面,俘获小晶芽后,才能越过生长极性倒易形成O—Li—O键时,同极相斥的能阈,发育成孪生附晶.文中还阐明了决定界面分子组波度的两个因素,1.反映“半波长”和极化分子组底面反应点有效密度的“分子重入半径”的作用.2.沿分子底面和厚度的两组反应点的体积分布密度.除正、负极面的分子重入半径分别为1.3和1.8外,在正极坡面同底面的两组反应点将靠拢在半个立方分子的表面,而在负极则分列在两半立方分子的表面.因此,正极的表面能和生长速度远较负极为高.此外,可能由于正极底面在未形成晶帽以前,几率性的吸附了一些在维度上数倍于生长基元的分子团,从而引进缺陷进一步促进了它的生长速度.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A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A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