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天体(类星体、星系核和恒星)内部的磁单极含量及其效应
作者姓名:彭秋和 李宗云 王德焴
作者单位:1 南京大学天文系
2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天体形成过程中所保留的磁单极数目和俘获累积的磁单极数目。结论为:1.星系核和类星体包含的磁单极主要是在它们形成时所保留的,它们的磁单极含量可能相当高,达到其牛顿饱和值ζn(?)2×10-25以上ζ≡Nm/NB≥ζn。2.通常恒星(包括太阳)、行星(包括地球)、以及致密星(白矮里、中子星)所包含的磁单极主要靠俘获而来。对于通常恒星、行星而言,内部磁单极含量ζ《ζn,且都聚集在天体内部。要在天体表层寻找磁单极将是徒劳的,对白矮星和中子星来说,如Rubakov-Callan效应截面<σβ>/1027》10-2,则ζ《ζn,否则ζ~ζn。3.天体内部的磁单极在天体表面会产生一定的径向磁场,通过研究并测定这种径向磁场,可能会对RC效应的截面予以限制。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A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A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