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光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作者姓名:黄艳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39
摘    要: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如今这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可是,在光学发展之初,光所具有的这种波粒二象性却由于两个学派的争论而处于对立之中。当时,人们对光的本性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学说,一种是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一种是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牛顿的微粒说,主要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认为光是一种微粒流,微粒从光源中飞出,在均匀物质内按照力学定律做等速直线运动。这种观点较好地解释了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惠更斯是光的微粒说的反对者,他创立了光的波动说。1690年他在《论光》一书中写道:“光同声一样,是以球形波面传播的,这种波同把石子投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的波相似。”

关 键 词:光学史  菲涅耳  光的波动说  光的波动性  光的微粒说  清晰的影子  优先权  干涉原理  障碍物  波的叠加原理
收稿时间:2000-04-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物理知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物理知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