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外场作用下吡咯分子的物理性质研究
作者姓名:张祥  刘珂珂  赵思宇  庄玉伟  李果果  庄海岩  李玉江  刘清
作者单位:1. 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2. 郑州诚志实业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320294);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320184);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240115)
摘    要:吡咯分子是重要的有机半导体材料,适用于微电子和光电等多个领域,成功地引领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使用B3LYP/6-311++g (d,p)方法研究了在0-0.03 a.u.的电场强度作用下,吡咯分子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发现随着电场的增大,分子逐渐沿x轴方向被压缩,分子的偶极矩在减小,总能量在减小.分子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基本保持不变,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量在不断地下降,致使分子的能带隙不断减小,无法保证能带隙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半导体材料的使用寿命.通过含时密度泛函计算可以发现:在不同的电场下,吡咯分子均出现两个紫外吸收峰,其中两个C=C双键的π-π*跃迁占主要贡献.但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其在跃迁中的占比越来越小.考察在0.02 a.u.的电场下,紫外吸收峰主要由第6、11、13、15等激发态决定.这为更好地研究和设计半导体材料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吡咯  外电场  密度泛函理论  前线轨道
收稿时间:2023-01-31
修稿时间:2023-02-10
点击此处可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