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巯基功能化金纳米搅拌棒的制备及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检测
引用本文:刘海霞,饶红红,张丽,郑艳萍,刘芳,赵国虎.巯基功能化金纳米搅拌棒的制备及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检测[J].分析测试学报,2018,37(7):839-843.
作者姓名:刘海霞  饶红红  张丽  郑艳萍  刘芳  赵国虎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65013);兰州城市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LZCU-QN2016-01);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JR5RA005);兰州城市学院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摘    要:为实现金纳米粒子(AuNPs)对环境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以刻饰不锈钢丝为基体,采用化学沉积法在刻蚀不锈钢丝表面沉积AuNPs,再用自组装法将1,8-辛二硫醇修饰于AuNPs上,制备了一种以巯基功能化金纳米为吸附剂的金属搅拌棒(AuNPs-SH-SBSE)。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为检测手段,以常见的金属离子Pb(Ⅱ)和Cd(Ⅱ)为例,评价了金属搅拌棒的萃取分离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解吸溶剂等因素对Pb(Ⅱ)和Cd(Ⅱ)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平衡时间为30min、pH 8.0,6.0 mL 1.5 mol/L HNO_3作洗脱剂时,Pb(Ⅱ)和Cd(Ⅱ)的吸附率分别达98.5%和87.4%。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Pb(Ⅱ)和Cd(Ⅱ)的吸附检测,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1~50 mg/L和0.2~20 mg/L,方法的检出限(S/N=3)分别为24 ng/L和3.6μg/L。在低、高2个浓度水平下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分别为85.4%~105.0%和74.2%~97.8%,相对标准偏差(RSD,n=3)分别为3.8%~8.2%和4.2%~10.6%。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应用于环境水体中Pb(Ⅱ)和Cd(Ⅱ)的分离检测。

关 键 词:金纳米粒子  巯基功能化  搅拌棒吸附  重金属离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分析测试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分析测试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