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加卸载损伤大理岩的动力学特性 |
| |
作者姓名: | 蔚立元 朱子涵 孟庆彬 靖洪文 苏海健 何明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陆军工程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7;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9239,51704280,51704279);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7YFC0603001) |
| |
摘 要: | 利用MTS 815电液伺服岩石实验系统进行上限应力为80%、85%、90%、95%单轴抗压强度的大理岩单轴压缩循环加卸载实验,每种上限应力条件分别设置20、40、60、80次循环。再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对损伤岩样进行动力学实验。分析了循环加卸载上限应力及循环次数对大理岩塑性应变的影响,揭示了大理岩动态力学参数和破碎吸收能随损伤变量的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塑性应变与循环次数呈正相关,且上限应力越大,塑性应变趋于稳定所需的循环次数也会增大;动态单轴抗压强度、动态弹性模量随损伤变量增加呈指数衰减;破碎吸能占比以损伤变量D=0.343为临界点分为两个阶段,D<0.343时,破碎吸能占比稳定在10%左右,数值约为13 J,当D>0.343时破碎吸能占比随损伤变量增加不断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岩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支护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
|
关 键 词: | 岩石力学 循环加卸载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 损伤变量 动态力学特性 能量 |
收稿时间: | 2019-04-25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爆炸与冲击》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爆炸与冲击》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