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电沉积温度对碘化亚铜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英文)
引用本文:蔡嫦芳,孟秀清,吴峰民,方允樟.电沉积温度对碘化亚铜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英文)[J].发光学报,2013(6):721-726.
作者姓名:蔡嫦芳  孟秀清  吴峰民  方允樟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LED芯片研发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4099);浙江省创新团队(2011R50012)资助项目
摘    要:以ITO导电玻璃衬底,CuSO4、KI为反应溶液,EDTA为络合剂,通过简单的电化学方法分别在40,60,80℃的电沉积温度下成功制备出高定向的γ-CuI薄膜。讨论了不同沉积温度下碘化亚铜薄膜各项性质的差异,作为比较还利用化学沉积方法在室温下合成了碘化亚铜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图(XRD)进行结构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形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碘化亚铜薄膜由三角形纳米片构成,沿(111)晶相择优生长。随着电沉积温度的升高,颗粒的尺寸从2μm减小到500 nm。不同电沉积温度制备出的碘化亚铜薄膜均在拉曼光谱上呈现出一个强的LO峰和一个微弱的TO峰,峰的强度均随着电沉积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光致发光(PL)光谱的分析显示出强的近带边发射峰。CuI粉末在结构及形貌等性质上与CuI薄膜有一定的差异。

关 键 词:CuI薄膜  温度  结构  光致发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