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单分子瞬时带电态中电子-振动耦合特性的亚纳米荧光成像研究
引用本文:田晓俊,孔繁芳,经士浩,郁云杰,张尧,张杨,董振超.单分子瞬时带电态中电子-振动耦合特性的亚纳米荧光成像研究[J].物理学报,2022(6):209-219.
作者姓名:田晓俊  孔繁芳  经士浩  郁云杰  张尧  张杨  董振超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号:2016YFA0200600,2017YFA0303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790352,21973087,22174135);
摘    要:分子内的电子-振动耦合特性对电子跃迁和分子光谱特征有重要影响,是分子光谱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本文利用具有亚纳米分辨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发光成像技术,通过高度局域的隧穿电子来充电激发单个苝四甲酸二酐分子,研究该分子的瞬时带电态(–2价态)的电致发光特性以及相应的电子-振动跃迁的实空间成像特征.具有亚分子分辨的光谱成像结果表明, 0-0纯电子跃迁的光子图“两点”亮斑特征是沿分子短轴的,而某些电子振动峰的光子图“两点”亮斑方向却沿着分子长轴,相对于0-0跃迁光子图的图案旋转了90°.这表明这些振动态所对应的跃迁偶极取向是沿着分子长轴的,相对于0-0的纯电子跃迁的偶极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明这些分子振动模式在电子的跃迁过程中对电子态空间分布产生了重要扰动.理论计算表明,这种跃迁偶极的变化源自于与Herzberg-Teller贡献相关的电子-振动耦合.反对称的振动模式对纯电子跃迁的跃迁密度、特别是具有较大跃迁密度的原子产生了强烈的动态扰动,或者说对分子波函数进行了“整形手术”,从而诱导出沿分子长轴方向的跃迁电荷振荡,引发沿分子长轴的跃迁偶极.本文结果为从实空间的视角来直观理解分子瞬时带电态中...

关 键 词: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发光  电子-振动耦合  苝四甲酸二酐  分子瞬时带电态
点击此处可从《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