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色谱及其他分离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专栏引言
引用本文:陈国南,张津.“色谱及其他分离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专栏引言[J].色谱,2011,29(7):571-571.
作者姓名:陈国南  张津
作者单位:1.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 2. Agilent Technologies(China)Co., Ltd.
摘    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现:“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牛肉膏”、“毒豆芽”、“塑化剂”等等又接踵而来……。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约十亿人次,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问题。因此,食品安全监督检验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新颖的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技术也应运而生。在众多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中,色谱技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色谱芯片、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等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复杂基质中目标残留物检测的分析速度、灵敏度和准确性。为了集中展示我国科研和质检人员在食品安全质量分析方面的最新成果,《色谱》杂志特此编辑出版了“色谱及其他分离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专栏。我们有幸邀请到活跃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综述。本专栏的文章中既有资深学者高屋建瓴的综述评论,也有来自质检第一线的案例分析。既有最新热点的介绍和应用领域的扩展,也有集样品富集技术、分离技术、高灵敏检测技术于一体的联用研究。此外,本专栏还前瞻性的报道了基于芯片电泳的食源性物种鉴定的新技术,相信该技术在我国的食品溯源体系建设中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普及。 “智慧在此,思想无疆”。希望这期专栏文章所呈现的理念和精髓,以及这些学术思想的碰撞和交融所产生的智慧的火花,能够给读者以启迪和收益,从而为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分析的研究和应用水平,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做出贡献。

收稿时间:2011-07-15
点击此处可从《色谱》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色谱》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