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格聚类分析LAMOST恒星光谱与理论模型的差异 |
| |
作者姓名: | 陈淑鑫 孙伟民 孔啸 |
| |
作者单位: | 1.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2.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3. 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国家天文台),北京 10001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
| |
摘 要: | 随着天文大数据时代计算科学的蓬勃发展,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天文界口径最大、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视场望远镜LAMOST,已率先在国际上开拓并实现了同时观测几千个天体光谱的大规模巡天工作。自2011年巡天至2015年6月所获得的DR3光谱数据集目前已获取世界上最大的恒星参数星表。针对LAMOST第三期发布FGK恒星光谱的流量定标等相关数据,利用Kurucz模板光谱对应的参数空间划分网格,基于开源高效的数据处理R语言程序软件平台,设计了有监督的聚类中心,便于验证其理论参数网格的差异。处理LAMOST实测光谱经归一化后,选择距离量直接描述属性,采用欧氏距离分析判别光谱之间的相似度,选取相应的属性向量构造函数判断观测光谱和理论光谱差别的量级。实验表明:比对LAMOST实测FGK型恒星光谱数据与Kurucz理论模板库数据一致性以及参数测量的准确性,结果显示相同参数的光谱间特征谱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得出LAMOST光谱测量物理参数质量较高,具备极好的可靠性,为后续恒星大气模型的改进提供相应的论证依据。
|
关 键 词: | 聚类分析 Kurucz模型光谱 距离度量 LAMOST |
收稿时间: | 2016-06-13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