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与随机森林的马尾松毛虫害检测
作者姓名:许章华  黄旭影  林璐  王前锋  刘健  陈崇成  余坤勇  周华康  张华峰
作者单位:1.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
2. 福建省资源环境监测与可持续经营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 三明 365004
3. 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16
4. 福建省水土流失遥感监测评估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16
5.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林业局,福建 南平 353000
6. 厦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福建 厦门 361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361,4140138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30728),福建省资源环境监测与可持续经营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ZD1403),福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XRC-1345)资助
摘    要:虫害检测算法的构建是耦合“地-天”特征的过程,是实现其遥感监测的重要保障。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沙县、南平市延平区等4个县(区、市)为试验区,收集182组马尾松毛虫害样本数据,随机划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设置5次重复试验及1次指标筛除试验。结合马尾松毛虫危害下的寄主表征,获取松林叶面积指数LAI、叶面积指数标准误SEL、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缨帽变换湿度轴WET及影像绿光波段B2、红光波段B3、近红外波段B4等7个地面与遥感特征指标,建立其危害等级的Fisher判别分析与随机森林模型,从检测精度、Kappa系数、ROC曲线等角度综合比较两种算法的检测效果,并给予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7个指标均具备虫害响应能力,SEL和NDVI相对较弱;Fisher判别分析6次试验的虫害平均检测精度为73.26%,Kappa系数为0.631 9,而RF法则分别为79.30%,0.715 1,显著优于前者(p<0.05);RF法对无危害、轻度危害、中度危害3个虫害等级的检测精度、Kappa系数、AUC均显著高于Fisher判别分析(p<0.05),对于重度危害等级,Fisher判别分析则占优。总体而言,RF法对马尾松毛虫害的检测效果优于Fisher判别分析,但Fisher判别分析对重度危害等级有更高准确性且模型明确、易于推广,可综合应用两种算法开展虫害监测工作。该成果为马尾松毛虫害及其他森林病虫害的有效检测提供技术参考,奠定其遥感监测的基础。

关 键 词:马尾松毛虫害  Fisher判别分析  随机森林法  检测效果  &ldquo  地&mdash  天&rdquo  特征  
收稿时间:2017-05-1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