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文化学名词烷、烯、炔之由来*
引用本文:何涓.中文化学名词烷、烯、炔之由来*[J].化学通报,2016,79(7):667-670,666.
作者姓名:何涓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青年人才研教特别支持项目
摘    要:1932年,当时的教育部颁布的《化学命名原则》为中文化学名词确立了统一的标准,其制定的许多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原则》对于"元素及化合物定名取字"提出"取字应以谐声为主,会意次之,不重象形"的定名总则,并据此拟定了大量全新的音译名称,如苯、萘、蒽、菲等。它所确立的三个名词烷、烯、炔却是旧有意译名,看似与其音译为主的命名原则相悖。本文讨论了烷、烯、炔的各种历史译名,对三者为何被《原则》采纳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关 键 词:      化学命名  名词
收稿时间:2016/2/22 0:00:00
修稿时间:2016/2/2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化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化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