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研究——1,3,3—三甲基—6‘—(1—哌啶基)—螺[2H—吲哚—2,3’—[3H]吡啶[3,2—f][1,4]苯并恶嗪]的合成 |
| |
引用本文: | 高伟 杨占坤 等. 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研究——1,3,3—三甲基—6‘—(1—哌啶基)—螺[2H—吲哚—2,3’—[3H]吡啶[3,2—f][1,4]苯并恶嗪]的合成[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2, 14(5): 559-562 |
| |
作者姓名: | 高伟 杨占坤 等 |
| |
作者单位: | 高伟(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杨占坤(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彭强(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谢明贵(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
| |
摘 要: | ![]() 螺嗪类化合物是在螺吡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的光致变色化合物 ,与螺吡喃相比 ,具有化学性质稳定 ,光响应快 ,抗疲劳性好等优点 ,在光信息记录、非银感成像、非线性光电器件、光过滤器、防伪以及装饰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1] 。吲哚啉螺嗪的基本结构及光致色变过程可表示为 : 其中X为 (杂 )芳环与苯环相并 ,可带有取代基。螺嗪SP(Spirooxazine)经光λ1激发后 ,开环变成具有大共轭体系的开环体PMC(Photomerocya nies) ,从而使其光吸收红移 ,停止激发后 ,PMC可通过λ2 或以热作用方式回…
|
关 键 词: | 光致变色化合物 1 3 3-三甲基-6‘-(1-哌啶基)-螺[2H-吲哚-2 3’-[3H]吡啶[3 2-f][1 4]苯并恶嗪] 合成 |
文章编号: | 1004-1656(2002)05-0559-04 |
修稿时间: | 2001-09-24 |
Study of photochromical compound |
| |
Abstract: | ![]()
|
| |
Keywords: | Photochromism Spirooxazine 6 hydroxyquinoline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