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反倾库岸岩体变形过程及破坏机制数值模拟 |
| |
作者姓名: | 谭儒蛟 杨旭朝 胡瑞林 刘国权 |
| |
作者单位: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5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
| |
摘 要: | ![]() 随着边坡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和诱发因素的不同,反倾岩体的主控变形破坏模式都会发生改变。金沙江龙蟠边坡岩体主要为反倾向千板岩和砂岩互层状结构,坡脚河床深厚覆盖层构成了边坡的软弱支座。本文运用离散单元法模拟了大型反倾库岸岩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变形演化过程,并基于反倾岩体变形的时效性观点,引入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在不同阶段的剪切屈服区扩展情况及相应的稳定性状态。结论表明龙蟠边坡变形岩体是重力弯曲蠕变为主导的成因机制,并归纳提出了软基效应和互层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大规模反倾岩体的累进性剪切破坏模式,俗称“龙蟠模式”。
|
关 键 词: | 反倾岩体 变形过程 累进性剪切破坏 离散单元法 强度折减法 |
|
| 点击此处可从《力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力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