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傅里叶显微红外研究C-末端酸性蛋白对α-硫素原核表达过程的影响
引用本文:刘艳,冯娟,陶栋梁,翁诗甫,任正隆.傅里叶显微红外研究C-末端酸性蛋白对α-硫素原核表达过程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12).
作者姓名:刘艳  冯娟  陶栋梁  翁诗甫  任正隆
作者单位:1.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2.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3.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54;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省级蓖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重点项目 
摘    要: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手段研究了在信号肽缺失的情况下,C-末端酸性蛋白的存在对小麦α-硫素原核表达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SDS-PAGE表明带有酸性蛋白(Sc样品)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而酸性蛋白缺失(S样品)可以极大提高外源蛋白的可溶性.通过对含有S及Sc的全细胞在诱导前及诱导后2 h的酰胺Ⅰ带区域图谱求筹谱及二阶导数谱,发现诱导前在1 630cm~1处吸收较弱,而在诱导2 h左右,在1 630 cm~(-1)处检测到明显的吸收峰,该位置的吸收主要来自于聚集体的贡献.进一步对酰胺Ⅰ带区域进行傅里叶去卷积处理,结合高斯曲线拟合,发现在Sc样品中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聚集体含量逐渐增加,这与SDS-PAGE结果一致.此外,伴随着聚集体的形成,α-螺旋的含量逐渐增加;而β-折叠和无规卷曲的含量却逐渐减少.在S样品中观察到无规卷曲的含量随诱导时间的增加逐渐提高,而β-转角及(1 629±1)cm~(-1)处对应的β-折叠的含量却逐渐减少.上述现象表明:C-末端酸性蛋白的引入导致表达过程中β-折叠和无规卷曲逐渐向聚集体和α-螺旋转化.

关 键 词:显微红外  C-末端酸性蛋白  α-硫素  原核表达  二级结构  α-thioni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