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两性羧酸配体的Cu(Ⅱ)、Zn(Ⅱ)、Co(Ⅱ)、M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相互作用
引用本文:陈铭臻,陈金香,王若伦,卢钧雄,许雪飞.基于两性羧酸配体的Cu(Ⅱ)、Zn(Ⅱ)、Co(Ⅱ)、M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相互作用[J].无机化学学报,2022,38(12):2499-2510.
作者姓名:陈铭臻  陈金香  王若伦  卢钧雄  许雪飞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广州 510260;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代谢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5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874064, 21871203)和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No.A2021267)资助。
摘    要:以两性羧酸配体溴化N-(4-羧基苄基)异喹啉((HCbiq) Br)合成了4个新的金属配合物:Cu2(Cbiq)4(H2O)2]Br4·2H2O (1)、Zn (Cbiq)2(H2O)2]Br2·Cbiq·H2O (2)、M3(Cbiq)8(μ-OH)2(H2O)2](ClO4)4·7H2O (M=Co (3)、Mn (4))。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1~4的结构。配合物1含有一个由4个Cbiq的羧基桥联双核Cu (Ⅱ)的结构,2个Cu (Ⅱ)还分别与一分子水配位。配合物2中,1个Zn (Ⅱ)分别与2个Cbiq的羧基氧原子进行单齿配位,同时还与2个水分子的氧原子进行配位。配合物34结构相似,均为三核结构。每2个M (Ⅱ)除了通过2个Cbiq的羧基上的氧进行桥联,还通过一个羟基的氧进行桥联。此外,2个端基的M (Ⅱ)分别与2个Cbiq的羧基进行单齿配位,同时还与一个水分子进行配位。凝胶电泳研究表明,配合物1可能是通过氧化机制在生理条件下有效切割DNA,其最大催化速率常数kmax为2.80 h-1,米氏常数KM为3.22 mmol·L-1。溴化乙锭(EB)竞争实验表明配合物1具有较强的DNA结合亲和力。采用分子对接模拟计算得到配合物1与DNA的结合自由能为-49.87 kJ·mol-1

关 键 词:两性羧酸配体  过渡金属配合物  晶体结构  DNA
收稿时间:2022/5/19 0:00:00
修稿时间:2022/9/4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