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配位键和次级作用力协同效应构建的两个Co (Ⅱ)/Cd (Ⅱ)配位超分子网络的结构及荧光性质 |
| |
作者姓名: | 任永合 李鲁超 丁琦晖 黄永清 赵越 |
| |
作者单位: |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青岛 266590;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2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201111)资助。 |
| |
摘 要: | 以3-羧基-1-(4-羧基苄基)吡啶溴酸盐((H2L) Br)分别与Co (Ⅱ)和Cd (Ⅱ)金属盐反应,制备了2个配合物[Co (L)2(H2O)4]·2H2O (1)和[Cd (L)2(H2O)]·3H2O (2)。晶体结构分析揭示配合物1是一个中性的单核配合物,其拥有丰富的并可作为超分子合成子的氢键和π-π作用力组分。对于1,单核的[Co (L)2(H2O)4]实体首先通过氢键形成具有孔道结构的二维层,该二维层进一步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的多孔配位超分子。配合物2具有一维的“之”字形链状结构,该链通过悬挂的L配体之间的π-π作用力形成一维梯形结构。该一维梯形链进一步通过梯形边之间存在的2种π-π堆积作用形成波浪状的二维层。二维层进一步通过8种类型的O—H…O氢键连接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根据拓扑的观点,配合物2中的一维链采取胶合板排列。此外,配合物2显示了强的紫外荧光发射,平均寿命为2.54 ns。
|
关 键 词: | Co(Ⅱ)配合物 Cd(Ⅱ)配合物 次级作用力 吡啶盐 荧光性质 |
收稿时间: | 2020-12-27 |
修稿时间: | 2021-09-07 |
|
|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