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谐域类正则化宽带超指向性波束形成算法 |
| |
引用本文: | 厉剑, 柯雨璇, 彭任华, 郑成诗, 李晓东. 球谐域类正则化宽带超指向性波束形成算法[J]. 声学学报, 2020, 45(2): 145-160. DOI: 10.15949/j.cnki.0371-0025.2020.02.001 |
| |
作者姓名: | 厉剑 柯雨璇 彭任华 郑成诗 李晓东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71435,61801468)资助 |
| |
摘 要: | 提出一种球谐域类正则化宽带超指向性波束形成算法,通过结合超指向性波束形成器与延迟求和波束形成器控制阵列白噪声增益和指向性因数,推导类正则化宽带超指向性波束形器的球谐域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设计新的可控指向性因数波束形成器,可在不显著放大低频白噪声的前提下实现设定的波束宽度。采用32元球阵的仿真结果表明,对于语音测试场景,类正则化波束形成器的最高PESQ得分相比于传统的超指向性波束形成器与延迟求和波束形成器分别提高了约0.5和0.4,平均词错率分别减少了约9.5%和8.1%。主观测试实验也表明类正则化波束形成器在方向性噪声和扩散场噪声环境下都可以获得更好的主观听觉感受。利用实验数据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同样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声学环境中的有效性。
|
收稿时间: | 2018-04-09 |
修稿时间: | 2019-03-20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声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声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