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转动诱发原子核量子相变的一种可能途径
引用本文:石筑一,童 红,石筑亚,张春梅,赵行知,倪绍勇. 转动诱发原子核量子相变的一种可能途径[J]. 物理学报, 2007, 56(3): 1329-1333
作者姓名:石筑一  童 红  石筑亚  张春梅  赵行知  倪绍勇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学院物理系, 贵阳 550025;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基础部, 银川 750021;贵州民族学院物理系, 贵阳 550025;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基础部, 银川 750021;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基础部, 银川 750021;贵州民族学院物理系, 贵阳 550025;贵州民族学院物理系, 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校自然科学类项目(批准号:黔教科2004218和黔教科2004123)资助的课题.
摘    要:
基于微观IBM理论,提出转动诱导出玻色子量子相变的一种可能途径:一旦原子核在受到高能激发或作快速旋转时,假如外界提供的能量足以使玻色子完成拆对顺排,则核处于集体相与单粒子态的共存相,其特征是出现较密集的能谱;假如能量不足以完成拆对或顺排,可能发生两种情况之一,当核旋转达到某个临界转动频率ωc时,或者一个高角动量的玻色子脱离“集体”而“游离”出来,或者发生一个高角动量的玻色子转变为一个低角动量的玻色子,核仍旧处于集体相;均会伴随出现光辐射,产生基态带的一条能级——相变信号.正是这类玻色子相变导致了原子核的量子相变.本物理图像统一了玻色子拆对顺排相变和退耦释放光子相变的描述.以100Pd核的14+1,14+2和14+3态的产生机理为例,对模型作了仔细说明.

关 键 词:微观sdgIBM-2方案   量子相变   g玻色子   100Pd核
修稿时间:2006-09-05

A possible route of nuclear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induced by rotation
Shi Zhu-Yi,Tong Hong,Shi Zhu-Y,Zhang Chun-Mei,Zhao Xing-Zhi and Ni Shao-Yong. A possible route of nuclear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induced by rotation[J]. Acta Physica Sinica, 2007, 56(3): 1329-1333
Authors:Shi Zhu-Yi  Tong Hong  Shi Zhu-Y  Zhang Chun-Mei  Zhao Xing-Zhi  Ni Shao-Yong
Abstract:
Keywords:microscopic sdgIBM-2 approach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QPT)   g-boson   100Pd nucleu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