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石化废水处理过程中荧光有机物变化特征及去除效果
引用本文:周璟玲,席宏波,周岳溪,许吉现,宋广清. 石化废水处理过程中荧光有机物变化特征及去除效果[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 34(3): 704-134
作者姓名:周璟玲  席宏波  周岳溪  许吉现  宋广清
作者单位:周璟玲: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邯郸05603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
席宏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
周岳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
许吉现: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邯郸056038
宋广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2ZX07201-005)资助
摘    要:
石化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对环境的危害较大。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扫描技术分析了某大型石化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水解酸化+A/O+接触氧化工艺)进出水的荧光光谱特征。污水厂总进水包含四个荧光峰Peak A,Peak B,Peak D,Peak E,分别位于λex/λem=220/300,225/340,270/300,275/340nm附近,荧光物质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水解酸化池出水各荧光峰强度有所降低,位置基本不变,厌氧池出水λex/λem=250/425nm附近出现新荧光峰Peak C,好氧池出水荧光峰Peak C处荧光强度有所增强,二沉池出水Peak A消失,二沉池之后水样荧光谱图变化不大;该处理工艺对荧光有机物的总去除率为92.0%,Peak A,Peak B,Peak D,Peak E附近的荧光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100.0%,91.2%,80.3%,92.0%;污水厂进水IPeak B/IPeak E值波动较大而出水变化不大,表明该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其处理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关 键 词:石化废水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有机物  水解酸化+A/O+接触氧化工艺
收稿时间:2013-06-04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moval Rate of Fluorescence Organic Matter in the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Abstract:
Keywords: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organic matter  Hydrolysis-acidification +A/O+ contact-oxidation proces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