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含4,5-二氮杂-9,9′-螺二芴配体的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英文) |
| |
作者姓名: | 童碧海 刘远远 张曼 梅群波 华中胜 张千峰 |
| |
作者单位: |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 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马鞍山 243002;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 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马鞍山 243002;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 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马鞍山 243002;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江苏省有机电子与平板显示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6;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 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马鞍山 243002;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 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马鞍山 24300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903001,51204002)和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KJ2013A063)资助项目。 |
| |
摘 要: | 合成了3个钌髤配合物,[Ru(bpy)2(SB)](PF6)2、[Ru(bpy)(SB)2](PF6)2和[Ru(SB)3](PF6)2(bpy=2,2′-bipyridine,SB=4,5-diaza-9,9′-spirobifluorene),通过核磁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Ru(bpy)2(SB)](PF6)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认了结构。研究了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Ru(bpy)2(SB)](PF6)2在乙腈中的发桔红光,波长为606 nm,量子产率约为0.001 2。在同样条件下[Ru(bpy)(SB)2](PF6)2和[Ru(SB)3](PF6)2的发光非常微弱甚至几乎没有发光。还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随着配体中SB含量的增加,发光的峰电压从1.36 V增加到1.58 V,相对发光强度从731降低到52。
|
关 键 词: | 钌(Ⅱ)配合物 氮杂螺二芴 晶体结构 磷光 电致化学发光 |
收稿时间: | 2013-09-05 |
修稿时间: | 2013-11-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