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鼠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体外细胞系L_(833)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引用本文:李新兰,高凤鸣,赵乃坤,王文惠,杜维霞,刘秀敏,蒋涵英,黄桦,葛忠良,刘秀珍,藉秀娟,刘洪祥.小鼠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体外细胞系L_(833)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87(7).
作者姓名:李新兰  高凤鸣  赵乃坤  王文惠  杜维霞  刘秀敏  蒋涵英  黄桦  葛忠良  刘秀珍  藉秀娟  刘洪祥
作者单位: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 北京 (李新兰,高凤鸣,赵乃坤,王文惠,杜维霞,刘秀敏,蒋涵英,黄桦),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北京 (葛忠良,刘秀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北京 (藉秀娟),河北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 石家庄(刘洪祥)
摘    要:本文用小鼠可移植性粒细胞白血病瘤株L_(801)的骨髓细胞,经体外培养建立了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株),定名为L(833)。三年来在体外已传至280余代,细胞生长迅速稳定,经不同途径动物接种致瘤率均为100%。经细胞学、细胞化学、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等检查,均证明本细胞系(株)仍为粒细胞白血病细胞。L_(833)细胞系细胞染色体分析证明仍然是亚二倍体,众数39条,Y染色体丢失和存在一个标记染色体。L_(833)-A和L_(833)-B(利用半琼脂法分选出的细胞集落定名为A和B)染色体除了上述变化外,还各自存在一个标记染色体。本系细胞对所用各类抗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对辐射(γ线)也很敏感,L_(833)和L_(833)-A的D_0值分别为98.8和104.9 rad。其结果和L_(801)基本是一致的,它的建立不但对于深入研究白血病和其药物筛选等有重要意义,而且利用体外瘤株进行有关研究更直观、经济和易于进行精确定量研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