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间位取代吡啶端基的新型pH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 |
| |
作者姓名: | 邹佳成 诸葛祥雪 习鹤 李业新 袁春雪 |
| |
作者单位: | 1. 同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804;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1;
3. 济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
| |
基金项目: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适用于酸性条件的新型pH荧光探针2,8-双((E)-2-(吡啶-3-基)乙烯基)-6H,12H-5,11-甲二苯并[b,f] [1,5]重氮(TBMP)。探针TBMP以朝格尔碱为骨架,两翼引入间位取代的吡啶端基,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并利用pH滴定实验和DFT理论计算探索了探针的pH值变化响应机理。结果表明:探针TBMP由于其间位取代的取代位置效应,显示出独特的两步质子化过程以及特殊的紫外和荧光响应。此外,该探针可以有效地探测酸性pH值(6.5~3.11),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选择性和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127 nm)。
|
关 键 词: | 朝格尔碱 取代基位置效应 荧光探针 pH检测 光物理性质 合成 |
收稿时间: | 2020-05-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合成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合成化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