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辨微识源: 纳米颗粒物溯源技术的新进展※
引用本文:杨学志,陆达伟,王伟超,杨航,刘倩,江桂斌.辨微识源: 纳米颗粒物溯源技术的新进展※[J].化学学报,2022,80(5):652-658.
作者姓名:杨学志  陆达伟  王伟超  杨航  刘倩  江桂斌
作者单位:a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环境学院 杭州 310000b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c 中国科学院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0
基金项目: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1976194,22188102)资助~~;
摘    要:随着纳米技术在医药、工业催化、食品及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人造纳米颗粒被大量生产并最终不可避免地进入自然环境, 进而造成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目前, 纳米材料已经被认为是一类潜在的环境污染物. 准确示踪纳米颗粒的来源和环境转化过程是评价其毒理学效应和进行精准污染管控的重要前提.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颗粒溯源技术的新进展, 包括多维化学指纹技术、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环境DNA标记技术等, 并对纳米颗粒溯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纳米颗粒  环境暴露  环境转化  溯源  化学指纹  
点击此处可从《化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化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