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件组合理论的砂岩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
| |
引用本文: | 江雅勤, 吴帅峰, 刘殿书, 贾贝, 王蒙, 李晓璐. 基于元件组合理论的砂岩动态损伤本构模型[J]. 爆炸与冲击, 2018, 38(4): 827-833. doi: 10.11883/bzycj-2017-0173 |
| |
作者姓名: | 江雅勤 吴帅峰 刘殿书 贾贝 王蒙 李晓璐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北京 100044 |
| |
基金项目: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0QL0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0023110001)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bzycj.cn/fileBZYCJ/journal/article/bzycj/2018/4/bzycj-38-4-827-1.jpg)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对砂岩进行不同速度下的冲击试验,得到砂岩的应变率效应特征以及典型的动态本构曲线。该曲线分为近似线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塑性增强阶段和正向卸载阶段。通过组合模型的方法,构建了砂岩含损伤的动态本构模型,借助LS-DYNA软件中的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接口实现对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并对砂岩在冲击速度为7.5、9.5、11.5和13.5 m/s 4种情况下的SHPB动态冲击压缩试验进行模拟。![](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bzycj.cn/fileBZYCJ/journal/article/bzycj/2018/4/bzycj-38-4-827-2.jpg) 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砂岩的应变率效应和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段,并且动态峰值强度、最大应变均与试验结果一致,应变率、峰值强度、最大应变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所构建的砂岩动态本构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砂岩在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bzycj.cn/fileBZYCJ/journal/article/bzycj/2018/4/bzycj-38-4-827-3.jpg)
|
关 键 词: | 岩石动力学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本构模型 损伤 |
收稿时间: | 2017-05-16 |
修稿时间: | 2017-08-07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爆炸与冲击》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爆炸与冲击》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