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内蒙古草原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优化研究
作者姓名:包刚  辛晓平  包玉海  王牧兰  元志辉  乌兰吐雅
作者单位:1.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2.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3.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4.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45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3B0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5),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Y029)
摘    要:针对目前CASA (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等植被生产力模型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的取值未对草原进行区分的问题,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实测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数据和CASA模型的建模思路优化了三大草原类型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并以此为基础模拟分析了其植被光能利用率和NPP时空格局。结果表明,基于99个地面采样点所建立的一元二次方程模拟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最大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654,0.553和0.511 gC·MJ-1,平均为0.573 gC·MJ-1。与未对草原类型进行区分而统一取值为0.541 gC·MJ-1的结果相比,实测NPP与模拟NPP之间的决定系数和和均方根误差分别提高了0.024和2.62 gC·(m2·month-1)-1。受水热组合和草原类型的空间格局的影响,内蒙古草原植被光能利用率和NPP总体上由东北向西南逐渐下降趋势,呈明显的单峰季节变化特征。但光能利用率和NPP的最大值出现的月份有所不同,分别出现在8月份和7月份,这可能与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的最高值出现的月份不同有关。光能利用率和NPP平均值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顺序依次降低。

关 键 词:最大光能利用率  草原类型  CASA模型  内蒙古  时空格局   
收稿时间:2015-09-0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