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物理学技术革命之第二次量子技术革命
引用本文:金芳洲.物理学技术革命之第二次量子技术革命[J].现代物理知识,2020,31(6):35-39.
作者姓名:金芳洲
作者单位:武昌首义学院 430064
摘    要: 1665年,一场可怕的瘟疫在英国伦敦流行,剑桥大学被迫停课,学生们都回家躲避。当时只有23岁的艾萨克·牛顿(Issac Newton)也在其中,回到了位于伍尔索普村的一个庄园里,在这里待了18个月。这段时期被晚年的牛顿称为"是我发明创造时期的顶峰",正是在这段时期里,牛顿潜心自由的钻研开普勒、笛卡尔、阿基米德、伽利略等前辈科学家的主要论著,并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牛顿运动的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光色散定律等一生中最伟大的几个成就。牛顿将力学体系化后,当时处于萌芽阶段的机械制造有了理论基础,快速发展起来。后来蒸汽机被发明,且不断的被改进提升效率,由蒸汽机带来的"动力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促使了纺织、船舶、铁路等产业飞速发展,这场"动力革命"也被称之为第一次工业革命。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出版了《论电和磁》,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并预言了电磁波。对于麦克斯韦来说,他是站在法拉和W.汤姆逊这两位巨人的肩上。他面对众说纷纭的电磁理论,以深邃的洞察力完成了电、磁、光的统一。有了电磁理论的支撑,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进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强电能够提供绝大部分生产和生活的能源,而弱电能够提供主要的通信手段(电报、电话等),从此电力开始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另一方面,在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了四冲程理论,成为内燃机发明的科学基础。19世纪70~80年代,以煤气、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此后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蒸汽机,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如果使用蒸汽机来发动汽车的话,恐怕需要数十平方米的空间才能容纳动力部分。而如果利用油气为原料的内燃机,动力部分可以缩小放置于仅四平米的汽车当中。这场"电气革命"也被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期,经典力学与电动力学的理论框架已建立完善,并完成了机械革命和电气革命。当时的物理学家普遍很自满的认为,所有的物理系统都可以被经典力学与电动力学的基本方程描述,尽管还存在"两朵乌云",其中一朵便是黑体辐射中的紫外发散问题。然而正是这一朵乌云,逐渐发酵导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物理知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物理知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