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ASIO图形计算器支撑下高中数学的建模研究
引用本文:上海市光明中学课题组.CASIO图形计算器支撑下高中数学的建模研究[J].上海中学数学,2016(4):1-5,16.
作者姓名:上海市光明中学课题组
作者单位:200021,上海市光明中学课题组
摘    要:我国数学的基础教育水平一向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学生在基本概念的理解、数学公式的运用、计算能力与逻辑推理等方面,得到许多的赞许.但我国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这从国内高考应用题的命题和学生的得分率上可以明显看出.国内的高考应用题,由于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背景大多知之甚少,且“中规中矩”的可用简单数学知识“公式化”解决的实际问题更少,因此,考题大多是专家“编造”出来的“实际问题”.即便如此,题目还不能太长,因为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并提取关键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可以说,我国数学教育水平高,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学生模仿例题去“算”的能力很强.在如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算”这种“劳心劳力”的能力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人们只需“告诉”电脑怎么算,余下的“辛苦活”电脑几秒钟就会搞定.信息技术解放了教师的手,再不用满黑板板书,也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再不用没完没了地演算与推导.课堂教学生动起来,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静态的图形变得动起来,不必再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进行.信息技术把原先讲不清楚的问题讲清楚了,可以更好地暴露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一些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发现、猜想,开展交流.作为信息技术的便携式工具的图形计算器,被称为“移动的数学实验室”.随着图形计算器进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创新都有了巨大的改变.

关 键 词:CASIO  计算能力  数列极限  教学方法创新  极限值  课堂教学  情景创设  弦长  执行程序  得分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中学数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中学数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