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离散-连续耦合方法的隧道压力拱特性研究
作者姓名:高峰  谭绪凯  陈晓宇  丁其乐  李星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74;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0039;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重庆4011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095);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CXTDX201601024);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177)资助项目.
摘    要:隧道压力拱问题一直是隧道工程研究的关键问题,目前常用的连续介质数值模拟方法对于隧道压力拱特性的微观研究有所欠缺,而擅长微观力学研究的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计算机存储空间和计算时间的要求太高。基于现有离散-连续耦合思路,通过力的传递实现离散-连续模型的耦合;研究了耦合算法中的平均应力计算方法、平均应力计算区域面积及耦合程序遍历颗粒方法;基于自行开发优化的离散-连续耦合程序,模拟了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受力特性,研究了隧道压力拱形成机理及压力拱特性;计算了埋深分别为10 m,14 m,18 m,22 m,26 m,30 m和34 m情况下的隧道开挖产生的压力拱应力集中等效区域,揭示了隧道压力拱随着隧道埋深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自行开发优化的离散-连续耦合程序能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离散元方法在微观力学研究方面的优势;隧道开挖后,开挖面周边范围出现层状压力环,但在拱顶和仰拱底附近区域的围岩压力环的环间接触力降低,围岩承载能力急剧降低,形成压力拱;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隧道压力拱应力集中等效区域减小,隧道周边围岩的压力拱承载能力越来越大;但当隧道埋深达到一定界限后,隧道压力拱高度趋于稳定。

关 键 词:离散-连续耦合模型  隧道压力拱  隧道埋深  压力拱应力集中等效区域  力的传递路径  PFC2D
收稿时间:2019-04-27
修稿时间:2019-08-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计算力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计算力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