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在Pt表面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的化学振荡 |
| |
作者姓名: | 李兰兰 魏子栋 齐学强 孙才新 尹光志 |
| |
作者单位: | 1.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044;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2.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044 3.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4.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才支持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
| |
摘 要: | ![]() 基于甲醇电化学氧化的双途径机理,建立了能够表征甲醇电化学氧化过程电位振荡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所建甲醇氧化系统动力学演化模型涉及三个主要的变量:电极电位(e),毒性中间体CO的表面覆盖度(x),含氧物种H2Oa的表面覆盖度(y).通过反应速率常数ki=exp(ai(e-ei))实现了化学反应与电极电位的耦合.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电流密度范围内甲醇电化学氧化呈现不同的动力学特征.甲醇电化学氧化时出现的电位振荡现象可以归因为:一是氧化过程中生成了毒性中间体CO,这是产生电化学振荡的诱因;二是强烈依赖于电极电位的非电化学反应,即,含氧物种H2Oa在Pt表面的生成与消失,则是维系振荡的直接原因.而甲醇电化学氧化体系复杂的动力学行为根源在于电极电位e对CO和含氧物种H2Oa所参与反应的耦合反馈作用.对所建模型的数值分析成功地解释了为什么甲醇电化学氧化时出现的电位振荡现象只发生在一定的电流密度范围.
|
关 键 词: | 甲醇电化学氧化 电化学动力学 双途径机理 电化学振荡 分叉 |
修稿时间: | 2006-10-3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