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对二甲苯分子电子光谱的外场效应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张倩 杜建宾 冯志芳 张亚如 唐延林 |
| |
作者单位: | 廊坊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河北廊坊,065000;廊坊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河北廊坊065000;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廊坊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北廊坊,065000;贵州大学物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
| |
基金项目: | 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QN2015219),廊坊市科技项目(2017011008)和廊坊师范学院自然基金项目(LSZQ201105)资助 |
| |
摘 要: | 对二甲苯(PX)是化工领域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料,被广泛地用于香料、医药、油墨和农药等的生产,因此研究PX分子的电子光谱和外场效应,对于它的检测和降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外电场作用下,PX分子的紫外-可见(UV-Vis)光谱的变化,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B3LYP方法在6-311++G(d, p)基组水平上,优化了不同外电场(0~0.025 a.u.,0~1.285 6×1010 V·m-1)作用下PX分子的基态几何构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PX分子的UV-Vis吸收光谱,最后对PX分子紫外吸收峰和摩尔吸收系数受外电场作用的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波长为189 nm、摩尔吸收系数为35 580 L·mol-1·cm-1的强吸收峰,处于E1带,它是环状共轭的三个乙烯键的苯型体系中的π→π*电子跃迁产生的;与苯分子相比,吸收峰出现11 nm的红移:由于两个甲基和苯环形成p-π共轭,苯环的大π键变弱,故PX分子的紫外吸收峰出现红移;当增加了外电场后,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向外电场的反方向偏移,导致苯环上的电子密度减小,大π键变弱,π→π*跃迁需要的能量降低,电子跃迁产生的波长增大,吸收峰出现显著红移,当外电场增大到0.020 a.u.时,红移已经非常明显;外电场的引入,导致苯环上的电子密度减小,大π键变弱,π→π*跃迁的电子数减少,摩尔吸收系数降低,随着外电场的增强,摩尔吸收系数降低明显,尤其在外电场增强到0.020a.u.后,摩尔吸收系数降低非常显著。这些工作为PX的检测和降解方法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对其他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降解机理的研究有启示作用。
|
关 键 词: | 对二甲苯 外电场 紫外-可见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
收稿时间: | 2018-10-1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