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以Ni60A自熔合金粉末和微、纳米碳化钨粉末为原料,利用感应熔敷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微、纳米碳化钨复合材料耐磨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考察了复合材料涂层在室温滑动干摩擦条件下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涂层主要由团聚状纳米碳化钨颗粒、微米WC颗粒和γ-Ni固溶体组成,其组织结构均匀,与基体之间形成完全冶金结合;复合材料涂层在滑动干摩擦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及良好的承载能力,其磨损率随载荷增加变化不大,这主要归因于微米WC增强相和团聚状纳米WC增强相的良好固溶强化、弥散强化及细晶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中频感应炉熔炼了5种Mo、S添加量相同的含S镍基合金,并在其自行设计制造的销-盘式高温摩擦试验机上考察了它们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生成的硫化物在不含Cr时主要是MoS_2,而在合金含5%(ωt)和10%(ωt)Cr时生成的硫化物分别为CrMo_2S_4和Cr_3S_4。因此,含Cr合金在较低温度下的摩擦系数明显比不含Cr合金的低,其在较高温度(600℃)时的摩擦系数也仍然能够保持与不含Cr合金相当的低值。在合金中加入Fe和Co仅起固溶强化作用而不影响生成的硫化物的类型。Co的加入及其添加量的增大,减小了合金在高温下的磨损。合金含C量的增大,使合金中生成的碳化物增多,也减小了合金的磨损。本文根据试验比较选择报道的Ni-Mo-10Fe-10Cr-10Co-S-0.8C合金在20—600℃温度范围内的摩擦系数低、磨损小,并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是一种实用性能比较好的高温自润滑合金。 相似文献
4.
5.
镍基合金-碳化铬复合涂层耐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真空熔烧法在45#钢表面制取了镍基合金-碳化铬复合涂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这种涂层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和性能,并对这种涂层的耐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镍基合金-碳化铬复合涂层与底材形成了牢固的冶金结合,同时还含有较高比例的硬质相;碳化铬的加入使涂层的耐磨性显著提高,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分别于干摩擦和20#机械油润滑时,镍基合金-碳化铬复合涂层的耐磨性比45#钢的分别高5倍和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优化研制的含硫高温自润滑镍基合金的综合性能,以将其应用于新型高效热引擎和推进系统为目的,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一种铸态的含硫高温自润滑镍基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合金主要由以合金元素Fe,Co,Cr和Mo等固溶强化的镍基固溶体基体相、硫化物相Cr3S4和复合碳化物相(Mo0.9Cr0.1)2C所组成,具有三元共晶组织特征的显微组织;这种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良好,但因Cr3S4多呈粗大网状分布,故其强度和冲击韧性都比较差.这为通过调整合金的成分和制备工艺,或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及后加工工艺改善合金的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氧乙炔火焰喷涂法在45#钢表面制备巴基管增强镍基自熔合金复合喷涂层,并利用激光对所得喷涂层进行重熔处理,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复合涂层组织结构,在MHK-5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了油润滑条件下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激光重熔巴基管增强镍基合金喷涂层均匀、致密且与基体结合牢固;巴基管可以显著提高镍基自熔合金涂层的硬度和在油润滑条件下的耐磨性能,当复合涂层中巴基管质量分数为0.5%时,其耐磨性最佳;巴基管对复合涂层的减摩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9.
各向异性晶体滑移有限元程序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全面介绍了各向异性晶体滑移结构强度和蠕变分析有限元程序的原理、功能特点及其在镍基单晶涡轮叶片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