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2.
根据疲劳载荷造成的疲劳累积损伤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情况,讨论了结构系统承载能力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分析了结构系统中每一个单元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两种失效模式,并考虑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对该单元可靠性的影响,具体分析了结构系统在这两种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理,给出了在这两种载荷作用下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算例表明,在不同的使用年限内,静载和疲劳载荷对结构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结构系统主要失效路径中既有单元静强度失效又有单元疲劳失效,这是符合结构系统使用真实情况的. 相似文献
3.
结构可靠指标矢量及其计算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结构可靠指标的几何意义出发 ,提出了可靠指标矢量 ,并给出了它的计算方法。理论分析和算例结果表明 :可靠指标矢量既可表达可靠指标 ,又可方便地表示各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可靠指标矢量可较好地解决长期困扰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和应用的难点之一——怎样计算各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积的模态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Hilbert空间为基础,建立了试验模态与计算模态相关性的度量,给出一种判断有限元计算与试验模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的方法。并且以薄壁圆桶为对象进行了实际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水下超音速气体射流的实验研究结果. 用高速摄影仪实时记录了水下超音速气体
射流喷射的状态, 清晰地演示了射流气体在上中游流域的演化过程. 具体分析了水下高速气
体射流的动态不稳定性形貌, 并从实时记录的射流照片中统计测量出了胀鼓和回击随机频率.
结果发现, 胀鼓频率越大, 回击频率越大; 胀鼓频率随着喷嘴的驻室压力与出口背压的比值
增大而增大. 通过胀鼓与回击事件前后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其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胀
鼓和回击均由射流内部压力振荡引发并且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胀鼓是回击前的能量积聚一个
前征和表现, 当胀鼓的振荡即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后, 引发回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经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新型精铸热锻模具钢的组织同其高温磨损性能的相关性,对比分析了新型铸钢与H13锻钢的高温磨损性能,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新型精铸热锻模具钢的高温耐磨性能明显优于锻钢H13;在马氏体、贝氏体和马贝复相3种组织中,贝氏体和马贝复相的高温耐磨性能较好,马氏体相的高温耐磨性能最差;经过400~620℃回火处理的新型精铸热锻模具钢的硬度为42~43HRC,高温耐磨性能较好;当回火温度大于650℃或小于400℃时,新型精铸热锻模具钢的磨损率明显增大,耐磨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单向KFRP的应变率相关的本构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旋转盘式杆杆型冲击拉伸试验装置上,对单向Kevlar49纤维增强酚醛树指复合材料(KFRP)进行了拉伸试验,得到了应变率为150,400和1500s^-1下的单向KFRP的完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单向KFRP的力学性能是应变率相关的。通过改进复合丝束模型,建立了计及应变率效应的单向KFRP的一维损伤宏观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8.
9.
10.
率相关非比例循环塑性内时本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材料响应的总应力表示为平衡态应力和非平衡成过应力的和,分别定义描述率无关和率相关变形过程的内时,在平衡态响应的描写中,假定反映非比例加载效应的附加等等向强化和异向强化函数与沿应力迹法向的塑性应变分量的累积量相关,并在其中考虑加载路径几何性质变化的影响,建立一组率相关非比例循环塑性内时本构方程,对XCrNi18.9不锈钢在不同加载率下的单轴比例和多轴非比例响应进行预测,与Haupt和Lion的实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