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2.
高吸水性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性能及其表征,结合经典理论与最新研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阐述其吸水机理,着重分析合成条件,组份和方法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机制,简略地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三十年来的发展及广阔的应用领域,并预测其研究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超强吸水剂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两性高分子作悬浮稳定剂,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类超强吸水剂.研究了交联剂、稳定剂、引发剂等用量、中和程度、单体组成及链转移剂等聚合条件对吸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吸蒸馏水1050mL/g及吸0.9%NaCl溶液86mL/g的超强吸水剂.此外,还比较了含不同反离子的聚丙烯酸类吸水剂的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4.
耐电解质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简述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改善高吸水性树脂耐电解质性能的四种途径,结合聚合方法重点讨论了提高亲水性、引入长链疏不性单体以及合成两性聚合物三种改性途径。 相似文献
5.
6.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卫生用品、农林业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将淀粉接枝改性制备吸水树脂不仅可以减少对石油产品的依赖性,而且还可以使吸水树脂具有可生物降解性,从而避免出现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单体浓度下自交联型聚丙烯酸盐类超强吸水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探讨了在高单体浓度丙烯酸钾下制备自交联型超强吸水剂的可行性,通过加料方式及配方的改进,使反相悬浮聚合得稳定进行,并得到了性能优于低单体浓度下制得的吸水剂。其吸水(去离子水)倍数达到1200-1400g/g吸0.9%生理盐于120-150g/g。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丙烯酰胺原位插层共聚制备高吸水性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钠基蒙脱土(MMT)悬浮液中,采用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两种单体进行原位插层共聚,得到高吸水性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引发剂和交联剂对材料吸水率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片层001面的层问距随mMMT/mM的减小而增大,当mMMT/mM≤1/3时,复合材料中的蒙脱土已完全剥离。DSC测试表明,在蒙脱土含量较低时,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MMT含量的升高逐渐提高。吸水速率和保水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吸收去离子水能力达610g/gR,吸收盐水(wNaCl=0.009)能力达89g/gR。蒙脱土片层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初期吸水速率和加压下的保水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交联剂分子量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丙烯酰氯对聚乙二醇的封端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不同、结构类似的交联剂———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PEGDA) ,并用于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运用FTIR对PEGDA进行了分析 .吸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交联剂的分子量越大 ,则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越高 ,吸水速率越大 ,而相对吸水速率降低 .同时 ,PEGDA与常用的交联剂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MBA)相比 ,前者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远高于后者 ;线型可溶性聚合物及残留单体的含量 ,前者也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