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浅谈防空夜视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建华 《应用光学》2004,25(4):29-30
针对我军现代夜间反空袭作战的制约瓶颈——缺乏夜视装备,提出在预警领域采用被动红外周视扫描系统,在先进的火控领域采用制冷式红外热成像系统.在老式的防空火控系统上利用微光和非制冷红外技术进行改造的方案比较符合我国国情,也是比较现实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夜视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愚 《应用光学》2006,27(4):354-354
美国军方拥有最新的夜视技术,并在继续进一步提高夜视技术,以保持夜战优势。第一代和第二代夜视系统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但是第三代却为美国军方所独有。尽管如此,美国还在继续将高分辨率、传感器融合以及彩色作为其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3.
夜视战场环境视觉传感信息的实时获取是跟踪夜视战场图像处理分析的前提,针对夜视战场环境的复杂特征,设计了夜视战场环境视觉传感信息采集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硬件主要包括视觉传感器、传感器控制卡和扩展卡、图像采集与存储以及信号调理电路,给出了系统采集节点的程序设计流程以及传感信息采集的具体程序代码实现过程。实验结果说明,所设计系统可有效采集到夜间军事战场中的传感信息,并且具有较高的采集精度。  相似文献   
4.
一种双通道夜视图像彩色融合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双通道夜视图像的彩色融合系统。利用Matrox Meteor-Ⅱ多通道图像采集卡获取双通道微光与红外视频图像.通过仿MIT,BIT.TNO.线性组合和混合结构等图像融合结构实现微光/微光和微光/红外图像的彩色融合处理。系统彩色图像融合处理是在VC++6.0环境下运用采集卡图像函数库实现的。建立的实验平台为彩色夜视融合算法的评价和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船常用夜视设备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照明的高速船用夜视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研究近红外激光夜视技术,开发出具有夜间大角度照明、作用距离远、成像清晰的全天候高速船用夜视设备,多次海上测试效果良好,可为高速船夜间安全航行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6.
微光成像系统的阈值探测理论和视距探测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艾克聪 《应用光学》1994,15(4):21-28
研究目前文献中常见的18种微光成像系统探测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异同之处,分析论证各种阈值探测理论和探测方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人眼的视觉理论和阈值特性出发,建立微光成像系统新的阈值探测理论模型,并分别导出微光直视系统和微光电视系统的视距探测方程。应用所导出的理论公式计算的数据与各种实际系统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证明新的阈值探测理论和视距探测方程是正确可靠的,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赵红 《应用光学》1995,16(3):23-28
针对三代微光中GaAs/GaAlAs光电极研制的特点,提出一些与阴极量子效率相关的参数的测量方法,以供阴极工艺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教波  张芳  李宇 《应用光学》2013,34(4):672-675
从信号检测和人眼视觉角度出发,研究了直视微光夜视系统综合性能评估理论,推导出直视型微光成像系统的MRC(最小可分辨对比度)模型。该模型将光学传递特性与系统信噪比结合,建立了系统直视微光夜视MRC与目标特性、直视微光夜视仪以及人眼各部分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验证结果表明,由该模型得到的系统极限分辨率相较于系统实际测出的分辨率相对误差为3.08%。  相似文献   
9.
李金平  张洋  王云 《光学技术》2017,43(3):284-288
微光像增强器是微光夜视技术的核心器件,决定了整机的视距、清晰度、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详细分析了光纤面板、倒像器、纤维光锥、微通道板等微光像增强器核心材料的原理、特性及发展趋势,展望了微光夜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任国印  吕晓琪  李宇豪 《应用光学》2022,43(6):1088-1096
为了提高人群计数模型对尺度和光噪声的鲁棒性,设计了一种多模态图像融合网络。提出了一种针对夜间人群统计模型,并设计了一个子网络Rgb-T-net,网络融合了热成像特征和可见光图像的特征,增强了网络对热成像和夜间人群特征的判断能力。模型采用自适应高斯核对密度图进行回归,在Rgb-T-CC数据集上完成了夜视训练和测试。经验证网络平均绝对误差为18.16,均方误差为32.14,目标检测召回率为97.65%,计数性能和检测表现优于当前最先进的双峰融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模态特征融合网络能够解决夜视环境下的计数与检测问题,消融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融合模型各部分参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