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薄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较区91老年冠心病患者及63名老年健康人血清Zn、Cu、Ca、Mg、四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牧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Zn、Cu、含量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两者的比值高于对照组,可能与牧区牧民饮食习惯有关;老年冠心病组血清Ca、M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由于组织器官的老化和功能减退,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为确保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应提高老年人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济南市健康老年人血清中铜、锌、镁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健康老年人血液铜、锌水平低,但铜、锌比值正常,而镁的含量则较高。提示这组健康老年人未患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原因可能与铜、锌、镁等微量元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延边地区317名65~108岁老人头发中锌、铜、铁、锰、镁含量,观察不同民族、性别、年龄老人这些元素的差异。结果表明:1.朝鲜旗发锌低于汉族,满族发铜低于汉族、朝鲜族,汉族发镁高于朝鲜族、满族,发铁、发锰在汉、朝、满民族之间无区别。2.汉族、朝鲜族男发锌高于女性,汉族女性发铜高于男性,发铁、发锰、发镁在性别之间无区别。3、90岁组朝鲜族发锰、发镁低于65岁、76岁组,朝鲜族发锌、发铜、发铁在65~108岁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施士元先生于2007年9月28日从容走完了他百年人生。一个小孩出生了,亲朋好友都会向其父母预祝小生命百岁;见到老年人,中国人习惯祝愿他或她百岁长寿,可真能在世百年的人并不多。施先生真正目睹了中国百年变迁,从满清王朝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里有各种因素,淡泊人生应是施先生长寿之道。施士元先生1929年毕业于清华,适逢江苏省招考公费出国留学生,施士元和王淦昌等清华同学一起去报考,凭着清华四年功底,他和王淦昌同时在300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他选择去法国留学,并申请去当时名闻世界的由居里夫人主持的巴黎大学镭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居里夫…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8年7月 ̄1993年10月,应用本院研制的YX-A型管式血流光量子治疗机治疗急性脑血管病30例,均系首次发病,进行紫外线辐照血液输液加常规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总有效率为90%,我们认为紫外线辐照血液输注治疗急性脑卒中,疗效肯定且方法简便易行,是现时防治脑血管病极有希望的辅助疗法之一,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70例健康老年人、30例健康成年人和3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清中Cu、Zn、Fe、Mn、Ca、Mg6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健康老年人组与健康成年人组(对照组)相比,除Fe以外,Cu、Zn、Mn、Ca、Mg均有显著性差异;与老年高血压病人组相比,除Mg以外,Cu、Zn、Fe、Mn、Ca均有显著性差异.我们认为稳定的Cu/Zn比值及较高的血Mg水平是健康老年人未发生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Cu、高Ca及显著偏高的Cu/Zn比值,则是发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9.
对探讨中老年人体内钙不足的情况,选择了100例来本院体检的中老年人测定其清晨空腹静脉血的血清钙浓度。结果表明普遍存在着血清钙浓度的降低。建议将血清钙浓度的测定作为中老年人体检的常规项目,改变膳食习惯,以便尽早预防和治疗钙缺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髂筋膜腔隙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的镇痛作用。方法将5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为髂筋膜腔隙阻滞(FIC)组25例,对照组为静脉镇痛(IVA)组25例。FIC组在腰硬联合麻醉20min前予0.375%盐酸罗哌卡因行髂筋膜腔隙阻滞,IVA组在腰硬联合麻醉2min前予以1滋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摆放体位时、术后6、24、48h的VAS疼痛评分;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时间;围术期芬太尼总耗量;患者对操作前干预手段的接受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FIC组比IVA组在摆放体位时和术后6h的VAS疼痛评分降低,分别为2.4±0.9、4.1±1.1及2.2±0.5、3.5±0.8(均P<0.01);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时间缩短,分别为8.1±2.9、12.9±5.1(P<0.01);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分别为10%、23%(P<0.01);患者接受度提高,分别为23/25、11/25(P<0.01);芬太尼用量增加,分别为(460+88)、(550+126)滋g(P<0.01)。结论相比静脉芬太尼镇痛,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腔隙阻滞提供了更好的镇痛和更少的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