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79篇
化学   643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用了钛酸丁酯、硬脂酸和乙二醇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表面化学修饰和表面物理修饰2种方法修饰纳米氧化钛,然后分散在乙二醇溶剂中形成溶胶溶液.并通过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计、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表面化学修饰后的纳米氧化钛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观测了纳米氧化钛溶胶在乙二醇溶剂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氧化钛的表面的不饱和键之间形成了新的化学结构,粒子表面可能接枝上有机长链,提高了纳米粒子在溶剂中的相容性.表面化学修饰后的纳米氧化钛与乙二醇溶剂形成了较稳定的溶胶体系,而且纳米溶胶粒径较小.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与纳米粒子添加量控制在(1~1.2):1时,可以获得纳米溶胶粒径较小,同时溶胶稳定性较好的纳米氧化钛-乙二醇溶胶体系.  相似文献   
2.
Bi12TiO20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铋为原料 ,利用化学溶液分解法制备了Bi12 TiO2 0 纳米多晶粉体 .采用XRD和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合热重 差热 (TG DTA)分析 ,探讨了Bi12 TiO2 0 晶相的形成机理 .通过UV Vis漫反射谱的测定 ,研究了Bi12 TiO2 0 纳米晶粉体的光吸收特性 .结果显示 ,从组成为化学计量比的前驱液中可以很容易制得纯Bi12 TiO2 0 纳米晶粉体 ,该Bi12 TiO2 0 纳米晶粉体呈现了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 (5 6 0~ 385nm )对光的吸收的特性 .  相似文献   
3.
Friedel-Crafts alkylation of indoles with epoxides to afford 3-alkyl indole derivatives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and high regioselectivity using nanocrystalline titanium(IV) oxide catalyst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无催化剂直接蒸发高纯Zn粉,在800℃氧气氛条件下,在Si(111)衬底上生长得到以四角状为主的纳米ZnO(T-ZnO)。T-ZnO纳米线每个角约互成110°,长度约为1.5μm,直径100nm左右;Raman分析表明E2(H)普遍存在于各形态的ZnO;光致发光光谱表明,T-ZnO纳米线的光致发光除了与材料性质有关,还与杂质缺陷有关,蓝绿光带是ZnO的缺陷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纳米二氧化锆制备过程的DSC、TGA和XRD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SC、TGA和XRD技术研究了在沉淀法制备纳米ZrO2的过程中,残留NH4Cl、pH值、滴加方式、以及结构稳定剂Y2O3的添加量对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残留NH4Cl使结晶化温度降低,使放热过程变为吸热过程。而pH值、滴加方式和结构稳定剂的添加对结晶过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电流密度对钙磷沉积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以及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等技术研究了电化学沉积钙磷陶瓷过程中 ,电流密度对电沉积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实验表明阴极表面得到的沉积物是几种钙磷盐组成的混合物 ,且其成份随电流密度的改变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电解液温度为 75℃条件下 ,当控制电流密度较低时 ,沉积层主要由CaHPO4· 2H2 O (DCPD)和Ca8H2 (PO4) 6· 5H2 O (OCP)组成 ;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 ,阴极表面逐渐生成Ca3 (PO4) 2 ·nH2 O (TCP)和Ca10 (PO4) 6(OH) 2 (HAP) .当电流密度大于 5mA/cm2 时 ,电沉积层的主要成份为羟基磷灰石 (HAP) .  相似文献   
7.
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及其对溶液中苯酚吸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得到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粉体,研究了n-HAp粉体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并初步探讨了其在粉体上的吸附机理,在低浓度(5~30mg/L)时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n-HAp粉体对苯酚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2h可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利用正交设计实验探讨了粉体煅烧温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溶液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统计分析表明,各种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溶液pH>煅烧温度>振荡温度>振荡时间。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最明显,强酸和强碱环境能有效提高n-HAp对苯酚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8.
应用在位分散聚合方法制备了分散相粒径介于130nm左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PMMA/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SEM,DMA,TGA等手段研究了该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SiO2无机填料在复合材料基体中分散均匀,界面粘结好.SiO2填充粒子的用量对基体的热稳定性,动态力学行为,光学行为以及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The water behavior on (001) and (100) crystal faces of hydroxyapatite (HAP) were studied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s.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water molecules between the HAP faces were under conditions of strong electrical field and high pressure, and hence formed 2–3 well-organized water layers on the crystal surfaces. These structured water layers had ice-like features. Compared with the crystallographic [100] direction of HAP, the polarity along the [001] direction was stronger, which resulted in more structured water layers on the surface. The interaction of water molecules with the calcium and phosphate sites at the HAP-water interface was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multiple pathways of water adsorption onto the HAP surfaces. This study revealed the formation and the detailed structure of water layers on HAP surfaces and suggested that the interfacial wate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bilizing the HAP particles in aqueous solutions.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2006, 22(8): 1392–1400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10.
电沉积羟基磷灰石/TiO2复合涂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强度;电沉积羟基磷灰石/TiO2复合涂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