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化学   145篇
物理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应用激光衍射法研究了电化学反应中析出的氢和氧气泡的大小及其分布.发现在一定电解条件下气泡的大小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并给出了其统计规律.电流密度和电极材料对于较少发生聚并的氢气泡的大小及分布影响较小,对发生聚并的氧气泡影响较大.当电解液由碱性变为酸性时,氢气泡显著增大,而氧气泡急剧减小,二者的分布规律也发生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2.
预处理条件对Ni-Ce-P非晶态合金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宗保宁  闵恩泽  朱永山 《化学学报》1991,49(11):1056-1061
采用真空骤冷技术制备了Ni82Ce0.31P17.7和Ni82P18非晶态合金。通过高压氢气中热处理, 使其粉化。DSC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少量Ce使Ni-P非晶态合金晶化温度提高160℃。用高压反应釜考察了氧化温度和氢还原温度对Ni-De-P非晶态合金本乙烯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并对比了Ni-P和Ni-Ce-P的加氢活性, 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 氧化、还原处理过程使Ni-Ce-P加氢活性显著增加, 最佳的预处理条件是240℃氧化1h, 300℃氢气还原2h; Ni-Ce-P加氢活性是Ni-P加氢活性的3-4倍, 用AES和XPS研究了氧化、还原过程中,Ni-Ce-P表面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烯烃、芳烃、多核芳烃、烯烃-烷烃混合物、烯烃-多核芳烃混合物、氯代烃和溴代烃等类型的化合物为代表, 考察了化合物结构对气相色谱-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联用测定化合物经验式结果的影响。对属于同系物的烃类选其中任一种为参比物, 测定准确度不受化合物结构的影响; 对含有非同系物的混合物, 如烯烃-多核芳烃, 参比物和被测物的结构对测定结果准确度有一定的影响, 选择其中的非同系物作参比物时, 所测得的经验式准确度相对较差; 含卤素原子的化合物结构对经验式测定影响较大, 必须选择结构相近(碳架结构和卤素原子数相近)的化合物作为经验式测定的参比物。  相似文献   
4.
徐驰  江乃雄  陈念贻 《化学学报》1992,50(4):320-325
本文用Monte Carlo法对同离子系LiF-KF熔盐溶液的局部结构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介绍了计算方法和模型。计算了LiF, KF及Lif-KF混合前后正-正离子, 正-负离子, 负-负离子间位能变化, 各类离子的近邻离子排布规律, 以及各种形式离子团的组成比例。本文还讨论了在熔盐瞬时结构中存在的静电场的微区涨落。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用KF/Al~2O~3作为碱催化剂,由水杨醛或2-羟基-1-萘醛分别和α-溴代乙酸酯、α-溴代苯乙酮、苄基氯、4,4'-二氯甲基联苯和1,5-二氯甲基萘等进行一锅化缩合反应,以38~89%的产率合成了14种芳并呋喃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β-环糊精-烟酸超分子体系的合成、表征及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卫红  王瑾玲  缪方明 《化学学报》2001,59(7):1135-1138
合成了β-环糊精-烟酸超分子体系,用差热分析和核磁共振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数据确定了其结构。分子式为(C42H70O35)·(C6O2H5N)·7.53(H2O)·0.73(CH3OH),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a=1.51616(4),b=1.02642(4),c=2.09296(3)nm,β=110.209(2)°,V=3.05659(3)nm^3。最小二乘修正结果,R=0.0576。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这个超分子体系是属于较少见的“浅包结”方式,客体位于环糊精主体窄口端,伯羟基的O(66),O(67)原子及大多数水分子处于无序状态,大量存在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形成了一个密集的氢键网络。氢键是超分子体系形成及稳定存在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在气体扩散电极的薄层平板模型基础上, 推演出在高超电位区电位与总表现电流密度呈线性关系的简化式, 直线段的斜率项包含抟质参数和电极结构参数, 调节这些参数可以减小斜率, 从而提高电极的电催化活性, 把简化式应用于氧还原为过氧化氢的反应, 研究氢氧化钾浓度对斜率值的影响, 公式的推论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8.
钌硫化合物的组成测定和氢还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静态和动态库仑滴定法分别对元素合成的硫化钌和两种湿法沉淀的硫化钌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硫化钌的组成和分子式, 阐明了化合物在高温被氢还原的动力学特性, 根据研究结果, 推测出非晶态的原始Ru2S3.10H2O具有RuS.RuS2.10H2O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镧系三氟化物的SCF-Xα-SW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个镧系元素(Ln)三氟化物进行了非相对论和相对论SCF-Xα-SW计算, 通过能级、轨道、结合能及布居数对比, 讨论化学键本质: 共价键中4f轨道的作用及相对论效应,结果表明, LnF3中Ln原子轨道参与成键的次序是: 轻稀土d>f>p>s, 而重稀土则有f>d>p>s。相对效应使Ln4f能级上移, 扩大了与F2p能级的距离, 减弱成键。原子序数增大, Ln4f能级下移, F2p能级距离缩小, 使重稀土氟化物中成键增强, 结合能计算值与实验值定性趋势一致, 重稀土氟化物电离能的计算表明, 相对论方案是获得定量符合所应该采用的。  相似文献   
10.
王德华  许肖龙  Levy  G.C 《化学学报》1989,47(8):756-759
本文用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证明了吗啡质子谱的谱线归属和分子构型, 用NOESY技术发现了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